滘外长风散晚霞,孤舟维向渡头沙。
海门淡月潮初入,篷底残尊烛半斜。
路接渔樵闻夜语,岸回霜露带寒花。
开帘指点看牛女,漫说银河八月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陈棣,字伯明,号东皋野逸,福建建阳人,宋理宗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进士,曾官知州、通判等职。他在《水调歌头·和邓吉夫》中写道:“我与君别久,君行我独留。一丘一壑,此生无复更相谋。自笑年来老大,空负诗名剑气,不似昔人游。今宵月正圆,何处不中秋。对黄花,开笑颜,醉重裘。江头夜半,一声横笛怨何求。”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滘头看山同邓吉夫曾明吾梁伯静舟中
滘外长风散晚霞,孤舟维向渡头沙。
海门淡月潮初入,篷底残尊烛半斜。
路接渔樵闻夜语,岸回霜露带寒花。
开帘指点看牛女,漫说银河八月槎。
注释:在滘头看山与邓吉夫、曾明吾、梁伯静一起乘船。
滘外长风散晚霞,孤舟维向渡头沙。
海门淡月潮初入,篷底残尊烛半斜。
路接渔樵闻夜语,岸回霜露带寒花。
开帘指点看牛女,漫说银河八月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在滘头看山与邓吉夫、曾明吾、梁伯静一起乘船,感受着江风拂过脸颊带来的凉爽。他们眺望着远处的海门,只见那淡淡的月光透过云层洒在大海上,潮水也随着夜色渐渐涌来,仿佛是一条银色的河流在沙滩上流淌。船舱里,他们举杯饮酒,烛光摇曳着照亮了他们的面庞。然而,当夜晚降临时,他们不得不面对渔夫、樵夫们发出的夜语声,以及岸边回荡着的霜露与寒花的气息。最后,他们推开窗户,指着天上的牛郎织女星,感叹着银河中的那颗传说中的星星——牵牛星和织女星。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