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山不在深,情高喧自寂。
交友不在和,谊合疏自密。
世人多巧智,动静恒匪然。
末荣本不滋,曷免终摧颠。
惟君拔俗流,于余寔同调。
惟余好斯人,于君亦知要。
白云荫松石,寒泉漱庭除。
匡坐论太古,方寸拟堪舆。
万里出从中,舒卷俱自得。
山重非可移,渊浚宜莫测。
清风千万古,浊酒三五杯。
弹咏续欢洽,浮名何有哉。
琴以扬徽音,诗以发素抱。
愿言永陶陶,穷通付穹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咏林居散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隐山不在深,情高喧自寂。(隐藏于山中不必在山深处,情感高尚的人自然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 注释:指一个人如果内心纯净无暇,就不会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
  1. 交友不在和,谊合疏自密。(交朋友不在于表面的和气,真正的朋友即使表面上显得疏远,也能彼此信任和理解。)
  • 注释:真正的友谊不在于外表的微笑和和谐,而在于内心的理解和信任。
  1. 世人多巧智,动静恒匪然。(世间很多人喜欢用小聪明和诡计,他们的行为总是让人无法预测。)
  • 注释:形容人们常常使用计谋或手段来达到目的,而不是依靠真才实学。
  1. 末荣本不滋,曷免终摧颠。(最后获得的荣耀并不是长久的,最终难免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 注释:强调成功和荣耀都是暂时的,不能长久持续。
  1. 惟君拔俗流,于余寔同调。(只有您能够超越世俗,与我志趣相投。)
  • 注释:表示对方具有超凡脱俗的才能,与自己有共同的志向和追求。
  1. 惟余好斯人,于君亦知要。(我非常欣赏这样的人,您也能理解我的心意。)
  • 注释:表达了对对方的赞美和认可,同时也表明了对自己所欣赏的人的了解和认同。
  1. 白云荫松石,寒泉漱庭除。(白云环绕着松树和石头,清凉的泉水在庭院里流淌不息。)
  • 注释:描述了一幅优美的山林景色,给人以宁静和清新的感觉。
  1. 匡坐论太古,方寸拟堪舆。(坐下来讨论太古人和事,心中模拟着地理风水。)
  • 注释:比喻通过学习和思考来领悟古人的智慧和智慧,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古代文化和地理知识的热爱。
  1. 万里出从中,舒卷俱自得。(从万里之外来到这里,一切都那么自在舒适。)
  • 注释:表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到舒适和满足,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1. 山重非可移,渊浚宜莫测。(高山再高也无法移动,深渊再深也应该充满神秘。)
  • 注释:强调自然景观的永恒不变和深邃的奥秘。
  1. 清风千万古,浊酒三五杯。(清风已经吹拂了千万年,喝上三五杯酒也就足够了。)
  • 注释: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1. 弹咏续欢洽,浮名何有哉。(继续弹唱以延续欢乐的氛围,那些虚名又有什么意义呢?)
  • 注释:强调快乐和真实才是最重要的,名利只是过眼云烟。
  1. 琴以扬徽音,诗以发素抱。(用琴声来表达高雅的音乐,用诗歌来抒发真挚的感情。)
  • 注释:展现了文人雅士追求音乐与文学艺术的精神境界。
  1. 愿言永陶陶,穷通付穹昊。(希望永远保持这种愉悦的心情,让命运听从宇宙的安排。)
  • 注释: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命运的豁达接受。

王勃通过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之士的生活态度与追求,以及他对友情、自然、知识和理想的理解。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由、真诚和和谐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