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南官道傍,行人车马何彭彭。
行人意气何轩昂,雕鞍绣毂摇琳琅。
锦袍玉带生辉光,健奴咆哮如虎狼。
报酬贾勇百不当,短鎗长剑夸凶强。
疾贤不学鲁臧仓,持槌肯随汉张良。
美妾娉婷双凤凰,绮罗珠翠娇殊妆。
春风列座宴华堂,吴歌楚舞劝清觞。
雪肤花貌断人肠,结交豪侠轻侯王。
忽忽四海英声扬,天子召见入长杨。
敕以紫绶悬金章,与朕连兵平北方。
北方万里天茫茫,严冬十月皆雪霜。
鸷鸟不飞马傍徨,承恩受服心惶惶。
驱车三日抵渔阳,渔阳鼙鼓振大荒。
分营遣将兵符藏,玉关祈连尚我疆。
黑山青海劳堤防,夜随烽火赴沙场。
转战沙场夜未央,彗星当夕收精芒。
匈奴杀戮犬与羊,血流漂杵尸成冈。
传道单于先买降,幕南塞北就平襄。
献凯归来朝建章,建章春雨花煌煌。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时写的,大约写于天宝四载(745年)。这是一首乐府歌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将军的壮志豪情和不平凡的经历。诗人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这位少将军的形象,通过他的故事,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之情。
首句“长安城南官道傍,行人车马何彭彭”,描绘了长安城南官道旁熙攘的景象。行人、车马如织,络绎不绝,形成一幅繁忙热闹的画面。
第二句“行人意气何轩昂,雕鞍绣毂摇琳琅”。描述了行人意气风发,身披锦袍,手持玉带,显得光彩照人。他们驾着华丽的马车,马蹄踏动,车轮转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第三句“锦袍玉带生辉光,健奴咆哮如虎狼”。锦袍和玉带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如同龙凤飞舞,神采奕奕。健奴们咆哮如虎狼般威猛,展现出强大的力量。
第四句“报酬贾勇百不当,短鎗长剑夸凶强”。他们为了报效国家,英勇无畏,百战百胜,用短枪长剑彰显自己的强大实力。
第五句“疾贤不学鲁臧仓,持槌肯随汉张良”。这些人并不学习古代贤人的风范,而是效仿汉朝的张良,拿着槌子跟随他人。
第六句“美妾娉婷双凤凰,绮罗珠翠娇殊妆”。这些女子容貌美丽,如同凤凰般翩翩起舞,穿着华丽的服饰,妆容精美,令人赞叹不已。
第七句“春风列座宴华堂,吴歌楚舞劝清觞”。春风拂面,华堂盛宴,吴歌楚舞悠扬婉转,欢声笑语不断。
第八句“雪肤花貌断人肠,结交豪侠轻侯王”。这些美女皮肤如雪,美貌动人,让人心生敬意。而他们的豪迈气概更是让人敬佩不已。
第九句“忽忽四海英声扬,天子召见入长杨。”这些英雄豪杰的名声传遍四海,天子召见他们入朝为官。
第十句“敕以紫绶悬金章,与朕连兵平北方。”皇帝授予他们紫色官服和金章,让他们与朝廷军队一起平定北方。
第十一句“北方万里天茫茫,严冬十月皆雪霜。”北方的大地辽阔无垠,严冬时节雪花纷纷,大地被白雪覆盖。
第十二句“鸷鸟不飞马傍徨,承恩受服心惶惶。”鸷鸟不敢飞翔,马匹也不安地徘徊。人们心怀感激,内心惶恐不安。
第十三句“驱车三日抵渔阳,渔阳鼙鼓振大荒。”他们驱车三天抵达渔阳,那里战鼓震天响,战火纷飞。
第十四句“分营遣将兵符藏,玉关祈连尚我疆。”他们分派将领,将兵符藏好,祈祷玉关之险能够阻挡敌人,保卫国家的疆土。
第十五句“黑山青海劳堤防,夜随烽火赴沙场。”他们还要在黑山、青海地区修筑堤防,防备敌军的进攻。夜晚随烽火而去沙场作战。
第十六句“转战沙场夜未央,彗星当夕收精芒。”他们辗转战斗至深夜仍未停歇,直到彗星出现才收兵休息。
第十七句“匈奴杀戮犬与羊,血流漂杵尸成冈。”匈奴人残忍屠杀百姓,鲜血染红了土地,尸体堆积如山。
第十八句“传道单于先买降,幕南塞北就平襄。”有人传话称匈奴单于愿意投降,于是他们在幕南、塞北一带取得胜利。
第十九句“献凯归来朝建章,建章春雨花煌煌。”他们凯旋归来,回到长安城建章宫,春雨如花般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