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孤竹兮不见,见夷齐之并佳。节胡劲而不屈兮,性胡质而不华。
睨首阳之高洁,吾不知其竹之犹夷齐者耶。夷齐之犹竹者耶,吁嗟乎其一者耶。

二竹

望孤竹兮不见,见夷齐之并佳。节胡劲而不屈兮,性胡质而不华。 注释:孤竹:指孤竹国,古代的一个小诸侯国。不见:无法看到。夷齐:是孤竹国的国君,后被商纣王杀死。并:并列。胡:何。劲:刚直有骨气。不屈:不屈服。质:朴素。华:华丽。睨(nì)首阳:仰望首阳山。首阳:《列子·黄帝》中传说的伯夷和叔齐饿死于首阳山上。犹:像。竹之犹夷齐者耶:就像夷、齐一样呢。吁嗟乎其一者耶:叹息他们只有一个如此的人吧!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借咏竹来表达自己的志趣和情操。全诗共四句,第一句写“望孤竹”,第二句写“见夷齐”,第三句写“视其节而知其性”,第四句写“视其高洁”并发出感慨。

开头两句以“望孤竹兮不见”起头,意在说明自己无法看到孤竹的国君夷、齐。这一句看似平淡,却能引人遐思;它既点明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又引出下文的议论。接下去的“见夷齐之并佳”两句,是对前一句的深化和展开。孤竹国君夷、齐,是贤人,也是隐者,他们的高尚品德,令人敬佩。作者之所以要写这些内容,是为了突出下面要写的竹子。

三四两句是诗人对竹子的具体描述。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节胡劲而不屈兮,性胡质而不华”,意思是说,竹子的节干挺拔而坚韧,它不会屈服于世俗的风风雨雨;竹子质朴无华,但不失为君子。作者通过这两联诗句的描写、抒情和议论,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山林生活和坚持操守的志趣。

末三句“睨首阳之高洁,吾不知其竹之犹夷齐者耶。夷齐之犹竹者耶,吁嗟乎其一者耶”,是诗人的感慨和总结。他仰望首阳山的高洁,心中暗想:“不知道那些竹子是否也如同夷、齐那样正直?”同时他也感叹道:“夷、齐这样的竹子实在是难得一见!”

此诗以咏物抒怀的形式,表现了作者对于隐居山林、坚持操守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