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关山月,何人不苦情。
只宜明汉国,岂忿照边营。
云阵迷兵阵,风声乱鼓声。
长安光满处,闺思更难平。
【注释】
今夜关山月,:今宵。
何人不苦情:谁不感到愁苦。
只宜明汉国:只适宜于大汉的国土。
岂忿照边营:难道会愤恨照到边疆军营吗?
云阵迷兵阵:云彩像布阵一般遮蔽了军营。
风声乱鼓声:风声和鼓声搅乱在一起。
长安光满处:长安城(古都)上灯火灿烂。
闺思更难平:闺中女子思念之情更难以平静。
【赏析】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多写征戍之事。此诗为征夫在边地所见所感之辞,抒写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语言朴实而感情真挚动人。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第一二句写景,第三四句抒情,最后两句写征人归家后的心情。“关山月”三字起兴,点出时间、地点及征人所处的环境。“今夜关山月”,以“今夜”二字领起,点出“关山月”这一特定的时间、场合,又暗示征人所在之地当在边塞,与“明月”、“关山”等词相照应,使诗歌开头就有一种雄浑悲凉的气氛笼罩全诗。“何人不苦情”,承“明月”、“关山”而来,言月光之下,征人不禁想起家乡的亲人。“只宜明汉国”一句紧接前句而来,言明月虽美,然而在边疆,只有大汉才是唯一的归宿。“岂忿照边营”,言自己虽身在边关,却不愿把月光照射到军营之中。这一句既是对月光的拟人化描写,又是对征人内心矛盾的深刻揭示。“云阵迷兵阵”句承上启下,言明月之下,云朵仿佛成了军营的障碍,使人分不清是天还是地。“云阵迷兵阵”一句既写自然景物,又写人事。“风声乱鼓声”句承上启下,言风声和鼓声相互交织在一起,让人心烦意乱。“长安光满处”,承上启下,言长安城的灯光明亮,犹如白昼,使人无法辨别方向。“闺思更难平”,承上启下,言闺中女子思乡之情更加深重,难以平息。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征人的心理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不能回家的无奈和哀怨。同时,诗歌语言朴实而感情真挚动人,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