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本自好楼居,勾漏归来发懒梳。
开苑伏龙丹鼎静,栽松巢鹤翠堂虚。
藤蓑蕉笠双湖钓,水月山云万卷书。
寄语东山高卧处,苍生消息近何如。
【注释】
潘:这里指隐居在双湖的仙人。浮碇明府:浮碇,人名,唐代人;明府,官名,指刺史一类高官。解印绶:卸去官职,即辞官归隐。罗浮山:山名,在今广东增城、博罗一带,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邀月楼主人:邀请月亮来住楼的主人。伏龙苑:道家炼丹之地,相传为汉张道陵所建。双湖:指双源湖,位于罗浮山中。翠堂:绿荫环绕的厅堂。藤蓑蕉笠:指渔人穿着草编蓑衣,头戴荷叶帽的装束。钓:垂钓。万卷书:指大量的图书。东山:指东晋谢安隐居之处。高卧:指闲居无事,不问世事。苍生:百姓,民众。消息:情况,消息。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潘浮碇明府辞官归隐罗浮山后,为他在双湖之畔的邀月楼所撰写的《寄简》之作。
首联“仙人本自好楼居,勾漏归来发懒梳”,写潘浮碇明府辞官还乡后的心情和居住的场所。诗人以仙人自比,说自己的居处就像仙界一样好,而自从回到家乡后,便觉得懒得梳理头发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和回归田园后的悠然自在。
颔联“开苑伏龙丹鼎静,栽松巢鹤翠堂虚”,描写的是潘浮碇明府在邀月楼上所见到的景象。诗人用“开苑”、“伏龙”、“栽松”、“巢鹤”等词语,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颈联“藤蓑蕉笠双湖钓,水月山云万卷书”,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双湖之畔的生活状态。诗人手持藤蓑蕉笠,在双湖之畔垂钓;身边摆放着万卷书籍,一边欣赏着水月山云的美丽景色,一边阅读着这些书籍。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展示了他渊博的知识底蕴。
尾联“寄语东山高卧处,苍生消息近何如”,则是诗人对潘浮碇明府的祝福和期望。诗人希望这位仙人能够在山林之中度过一个安静而充实的日子,同时也希望他的归来能够给世人带来一些好消息。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之情,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此诗通过描绘潘浮碇明府辞官归隐的情景以及他在双湖之畔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忧虑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