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萦九曲锁玄关,山拥千峰密似盘。
漫忆紫阳归去后,一川风月要人看。
注释:溪水环抱九曲,如同锁住玄关,山峦拥簇千峰,密集如盘。我常怀念紫阳归去后的情景,那时一川风月需要人欣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和谐。他通过“溪萦九曲锁玄关”和“山拥千峰密似盘”等诗句,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诗人在紫阳归去后,常常怀念那里的山水风光,希望有人能够欣赏到他的美。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之情。
溪萦九曲锁玄关,山拥千峰密似盘。
漫忆紫阳归去后,一川风月要人看。
注释:溪水环抱九曲,如同锁住玄关,山峦拥簇千峰,密集如盘。我常怀念紫阳归去后的情景,那时一川风月需要人欣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和谐。他通过“溪萦九曲锁玄关”和“山拥千峰密似盘”等诗句,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诗人在紫阳归去后,常常怀念那里的山水风光,希望有人能够欣赏到他的美。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之情。
诗句原文: 张郎为委吏,禄隐不辞卑。 闽树春尊出,吴歌海月迟。 莺花愁倚榻,池草梦移时。 笑问江南枳,犹生凤鸟枝。 译文注释: 1. 张郎身为一个小官,却能够安于自己的职位,不求高升。他的官位虽低但心志却不低下。 2. 春天时节,他取出闽地(今福建一带)生产的美酒,一边欣赏春日的风景,一边聆听吴歌悠扬的曲调,感受海风吹拂带来的清凉。 3. 窗外的莺儿和花朵在窗前徘徊,好像在忧愁地望着他
诗句原文及译文 海月三山出,江城万井联。故乡望牛斗,清夜共婵娟。流影移庭竹,浮光满瓮泉。相看浑是梦,得意几回圆。 注释解释: - 海月三山:指海上的三个小山,这里代指明月。 - 江城万井联:形容城市广阔,井然有序。 - 故乡望牛斗:指在故乡仰望星空,与北斗星相对应。 - 清夜共婵娟:在清澈的夜晚一起欣赏月亮。 - 流影移庭竹:月光移动,影子也随之变化,映照在院子里的竹子上。 - 浮光满瓮泉
【解析】 此诗首四句写景,次四句抒情。 其一、“志士如鸿雁”,以鸿雁自喻,抒发自己壮怀激烈的情怀,表达了诗人的豪放气概;其三、“冥飞谢世樊”,冥飞:即“冥冥”之飞翔,比喻高蹈远举。谢世:辞别尘世。樊:篱笆。诗人以鸿雁自比,表达自己要像鸿雁一样在天地间自由翱翔,摆脱樊笼,追求自己的理想境界。 其四、“春山迟午梦,白日倒青樽”。诗人用“春山”、“晚梦”等词来描写自己闲适的生活,用“白日”
施龙会讲学蓝原约登武夷不果余复有南行道中寄此 龙会:指施龙会,字君美,号龙会,南宋诗人。蓝原:蓝田县,今属陕西。 经年:一载。鱼书:书信。望日:望日为农历每月十五日。迟:慢。 徐稚榻:晋代隐士徐稚所居草庐。 马融帷:东汉学者马融的帐幕。 紫气怜谁识:紫色云气,象征着祥瑞之气。 青山只自宜:只有青山才是合适的伴侣。 幔亭:指王徽之,字子猷,东晋名士。 金鼎:古代烹煮食物用的铜器。玉筇:竹杖。 赏析
【注释】 久客将归日:久客,指在外地作客的时间已很长。 初程望故乡:初程,是旅途中刚开始的行程;乡,家乡;望,盼望。 海天南下阔:南,指南;下,向北;阔,空旷辽阔。 江水北来长:江水从北向南流,所以叫“北来”,又因为流得很慢,所以叫做“长”。 历历秋应尽:历历,清晰的样子;秋,季节。秋天到了,应当结束。 苍苍月弄黄:苍苍,形容月光明亮;弄,玩弄、摆弄;黄,黄色,这里形容月亮明亮如金色。
立秋写怀 乌散城头月,林传夜半秋。 江湖忧短发,岁月此凋裘。 为客三山久,怀人万里愁。 太平元老在,笑梦说东周。 注释: 1. 乌散城头月:比喻诗人自己如同乌鸦一般,在城头上望着明亮的月亮,心中充满了哀伤。 2. 林传夜半秋:形容诗人在树林里听到蟋蟀的叫声,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 3. 江湖忧短发:表达了诗人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感到忧愁和无助,头发已经变得稀疏。 4. 岁月此凋裘:意味着岁月如梭
题竹渠山居 为访山中客,真登淇上园。 临流弦自奏,种玉翠成村。 乘醉跨鸾尾,寻幽到水源。 濯缨聊石坐,无俗自柴门。 注释: 1. 为访山中客:为了探访山中的隐士。 2. 真登淇上园:真的来到了淇水之畔的园林。 3. 临流弦自奏:面对流水,弹起琴来。 4. 种玉翠成村:如同种植玉石般地将村庄点缀得翠绿而美丽。 5. 乘醉跨鸾尾:酒醉时骑着鸾鸟的尾巴。 6. 寻幽到水源:寻找幽静的地方到达水源。
【注释】 ①希夷子:唐玄宗开元年间人,姓李名守真,隐居嵩山中,自号希夷先生。 ②前身拟是君:我和你前世是同道中人。 ③乾坤:天地。闲独梦:独自做着清高的梦。 ④簪冕:古时男子头上戴的冠饰。懒人群:懒得与众人交往。 ⑤青垄:指药圃。 ⑥寻芝:寻找灵芝。破白云:在云中穿行。 ⑦春市:春天的市场。 ⑧遗剑:李白有《侠客行》诗云:“赵地燕家子,提剑去从之。三十年游侠,杀人都市中。全家为戮死,孤尸来咸阳
除夕 爆竹通宵尽,灯花隔岁开。 长江流日月,残腊恋尊罍。 千里独归梦,三山几度来。 况逢阳长日,数问鬓毛催。 译文: 爆竹声响彻夜空直到尽头, 灯火中绽放的灯花了整整一年才凋谢。 长江奔涌着日月星辰, 残腊时分留恋美酒佳肴。 千里之外独自归家, 梦中几次到访那仙山琼阁。 恰好遇上阳光明媚的日子, 不禁频频自问为何发丝渐白。 注释: - 爆竹: 指春节时燃放的烟火和鞭炮。 - 通宵尽:
【注释】 酌:饮酒。龙会山堂:指龙山的山堂,即龙山寺。龙山寺是唐代诗人王维隐居的地方,王维晚年退隐于此。高栖处:指隐居之所。开尊:打开酒樽。竹幽:竹林幽静。 风流:风雅、潇洒。好客:喜欢招待客人。疏懒:懒散,不拘小节。 海国:泛指海外。苍烟晚:傍晚时海上云气缭绕。秋:秋天。 菊芬:菊花的芳香。侵:弥漫,渗透。暮酌:傍晚时饮酒。月色:月光。共登楼:一起登上高楼。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然后仔细辨识选项,最后综合比较得出答案。此题要求赏析诗句的意境,答题时注意从形象、情感、手法等方面分析。 本题中,“睡起”是全诗的第一层结构,也是全诗的总领,诗人由睡而醒,又由醒而睡,表现了诗人对春去的无奈之情;第二层结构中,“流莺叫晴鸠叫雨”,写春天的景物变化,以鸟声来衬托天气的变化;第三层结构中
病起 东风无力上帘钩,独倚檐晖曝短裘。 草满闲阶无客到,白云长为碧山留。 注释: 东风无力上帘钩——东风没有多少力气吹动窗帘上的钩子。 独倚檐晖曝短裘——独自靠着檐头映出的余晖晒着短袄。 草满闲阶无客到——草长满了空闲的台阶,没有人来到。 白云长为碧山留——白云常留在那青翠的山峰之上。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首句写春日天气和煦,东风无力。二句写自己独倚栏杆而立,在斜阳的照射下
【注释】 病起:病后初愈。谢玄晖:即谢灵运,东晋诗人。药力微:药效微弱。 飞后:指花的飘落。 赏析: 《病起》这首诗是诗人病愈后所作。前两句写自己身体恢复健康,春天已经来到,但药力微弱。第三句写自己睡起来不知道春天什么时候来临,只知道桃花飞了柳絮也飞了。第四句写春天的景色。 诗的前两句是说自己病后初愈,春天已经来临,但药力微弱。这里既点明自己的病况,又暗示了作者对美好春天的向往。
注释1: 木兰,指木兰花。 幔亭,即幔亭宫。 秋台燕,秋天在台上的燕子。 空汉坛,指汉武帝所立的祭天坛。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了一幅清雅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以“一曲清歌”开篇,点出了歌曲的主题,也暗示了音乐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的景象。接着“水光摇动万山寒”一句,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反射出万千山峰的寒冷景象,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最后两句中,“野月溪云空汉坛”则进一步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空旷
和棹歌 船女唱述生活艰辛与自然美好 1. 诗作背景介绍 - 明代袁宏道《棹歌行》描写渔民生活 -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描绘水乡风光 - 刘铁冷提出“作棹歌法” 2. 诗句逐句翻译 - “二曲娇峰云水间”,描述山峰之美与云雾缭绕 - “淡妆低压碧云鬟”,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 “玉容不改春愁重”,体现女子内心忧愁未改 - “妆镜台空舞翠鸾”,描绘梳妆台空无一人场景 3. 关键词注释与解析 -
和棹歌 三曲虹桥最上头,三杯石外望仙舟。莫疑汉使河源路,信有浮槎到女牛。 注释: - 《和棹歌》是明代文学家、诗人袁宏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渔妇之口,描写了长江渔民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 “三曲虹桥”指的是一座桥,桥上有三条弯曲的道路。在这里,它象征着生活的曲折和艰难。 - “三杯石外”意味着在江边的岩石旁休息或饮酒。这里暗示着人们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