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愁远山,乡心夜来绝。
不见渡溪人,但见渡头月。
高堂忆远征,妻孥望天末。
舞衣生轻尘,自贻此契阔。
白云起江头,直向武夷没。
诗句释义:
- “木落愁远山,乡心夜来绝。”**
- 木叶凋零,愁思遥连远方的群山;夜深时,对家乡的思念愈发强烈。
- “高堂忆远征,妻孥望天末。”**
- 怀念远征的妻子和孩子,望着遥远的天际,期盼他们的归来。
- “舞衣生轻尘,自贻此契阔。”**
- 舞衣在风中飘荡,尘土飞扬,象征着离别和长久的分离。
- “白云起江头,直向武夷没。”**
- 白云从江头升起,直至消失在武夷山脉之间,寓意着旅程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 “天随望落低低鸟,海欲潮生细细风。”**
- 天空中的鸟儿随着夕阳渐渐降低,海面上细风轻拂,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景色。
- “吴山越水暮烟中。”**
- 描述一幅江南山水的黄昏画卷,烟雾缭绕之中,吴山越水显得更加柔美。
- “游子悲无褐,寒风吹短楂。”**
- 游子在外感到孤独和寒冷,只能依靠破旧的长衫御寒。
- “却想当年落笔时,省郎侍彩初来归。”**
- 回想年少时的情景,那时省郎陪伴自己归来,一切都充满了回忆和温暖。
- “入夜无眠空对月,寒霜落木又逢秋。”**
- 入夜后,无法入睡只能对着月亮沉思,秋风中,霜落在树叶上,增添了几分萧瑟。
- “月魄无声风入袖,花魂有意木成舟。”**
- 月亮的光芒无声地进入衣袖,花儿的灵魂似乎有意化作小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余干旅舍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深切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离别时刻的无奈感受。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落木、孤雁、白云、长衫等,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背景,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