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华省叹淹留,一诏惊从万里游。
拥节遥过荒徼地,传经犹是古梁州。
天连越巂蛮烟晓,沼泛昆明汉水秋。
莫问旧曹朋好在,山公谁复似风流。
【注释】
华省:指中书省。荆考功:即荆南节度使,是唐代的官职名。视学:视察学校。滇南:云南南部。
淹留:久留、逗留。诏:圣旨。万里游:指从京城出发到遥远的地方去任职。
遥过:远远经过。荒徼地:荒凉边远之地。传经:传授经典。犹:还。梁州:今陕西汉中一带地区,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天连:天空相连。越巂:古郡名,在今四川省西昌市境。蛮烟晓:少数民族的烟雾笼罩着早晨的天空。沼泛:池水泛滥,引申为淹没或流溢。汉水秋:汉江之秋水,汉江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四川西部,在云南省昭通市注入金沙江。
旧曹:原任官位。朋好:朋友。山公:晋朝阮籍,字嗣宗(一作司马)。风流:风度和才华。
【赏析】
《送荆考功视学滇南》是诗人送友人赴滇南任职之作。诗中描绘了友人离别京城,赴滇南赴任的途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惜别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气象雄阔,格调壮美,风格豪放,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
首联写荆考功赴任时的心情。“十年华省叹淹留”,诗人对荆考功此次离京赴滇南任职,感到十分惋惜,认为荆考功此次离京赴滇南任职是屈才之举,有损其大展宏图的机会。诗人以“十年华省”来说明荆考功在京城的时间之长,以此表达自己对荆考功此次赴任的惋惜之情;“一诏惊从万里游”一句则是诗人对荆考功此次离开京城的惊讶之情。此句表明,荆考功此次离京赴滇南任职,是在皇帝的命令下突然决定的。荆考功此次离京赴滇南任职是一次意外的决定,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因此,荆考功对此感到惊讶不已。
颔联写荆考功离京赴滇南任职时的景色。“拥节遥过荒徼地”两句,描绘了荆考功在京城时的景象和离京后的情景。“拥节”一词,用来形容荆考功在京城时的地位和身份很高,手中掌握着重要的权力。“遥过”则表现了荆考功离开京城时的情景。“荒徼地”指的是边疆偏远之地,也就是荆考功此次赴滇南任职的地点。此句表明荆考功此次赴滇南任职时,他的身份和地位都很高,而且这次离京赴滇南任职是一次意外的决定,所以荆考功对此感到非常吃惊。
颈联写荆考功离京赴滇南任职后的景象。“传经犹是古梁州”两句,描述了荆考功到达边远地区后的情景。“传经”是指传播儒家学说,也就是传授儒家经典。“犹”表示仍然如此,仍然像以前一样。“古梁州”指边远地区。此句表明,荆考功在边远地区传播儒家学说,依然如以前一样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天连越巂蛮烟晓,沼泛昆明汉水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荆考功在边远地区的景象。此句表明,荆考功在边远地区,天空与越巂相连,少数民族的烟雾笼罩着早晨的天空(天连)。同时,荆考功在边远地区传播儒家学说,使得昆明汉水泛滥成灾(沼泛),从而也反映出了当时边远地区的混乱状况。
尾联写荆考功离开京城赴滇南任职后的友情。“莫问旧曹朋好在”一句,意思是不要询问老朋友的情况如何,因为现在他已经离开了京城。“旧曹”是指原来担任过的官职,“朋好”指好友、朋友的意思。此句表达出荆考功此次离京赴滇南任职,是因为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决定的,所以他的朋友、好友可能都已经离开了京城。然而,荆考功对这种突然决定表示理解并欣然接受,他认为这是一种难得的机会,应该好好珍惜。“山公谁复似风流”一句,意思是现在的荆考功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再也找不到一个像他这样的人才了。“山公”是晋代名士阮籍的字,这里用来借指荆考功。“风流”指风度和才华。此句表明,荆考功此次离京赴滇南任职是因为他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再也找不到一个像他这样的人来接替他的职位。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感情深沉真挚。诗中既有对友人离京赴滇南任职的惋惜之情,又有对友人的鼓励之意;既有对友人失去往日风采的感叹,又体现了诗人对其才能的赞美;既有对友人前程的关注,又有对友人的祝福。全诗意境开阔,气韵生动,情感丰富,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