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飞泉下翠峦,孤亭爽气到凭栏。
吹来半壁银河水,泻出长天碧海澜。
五月炎蒸过鸟道,千山雾雨起龙蟠。
玉毫曾入长生殿,此地虚疑近广寒。
飞练亭
百丈飞泉下翠峦,孤亭爽气到凭栏。
吹来半壁银河水,泻出长天碧海澜。
五月炎蒸过鸟道,千山雾雨起龙蟠。
玉毫曾入长生殿,此地虚疑近广寒。
注释:
1.飞练亭:指位于飞练山的亭子。练,一种细长的丝绸或丝织品。
2.百丈:形容飞练亭的高度。
3.翠峦:青绿色的山峰。
4.孤亭:单独的亭子。
5.吹来:风带动着。
6.半壁:一半的山壁。
7.银河水:天上的银河之水。
8.泻出:从高处流下。
9.碧海:大海。
10.五月炎蒸:指夏季天气炎热。
11.鸟道:指山路。
12.龙蟠:形容景色如龙盘曲的样子。
13.玉毫:这里指玉制的毛笔或玉石制成的装饰物。
14.长生殿: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飞练亭周围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百丈飞泉下翠峦”,通过“百丈”和“飞泉”两个词,形象地展现了飞练亭的高大和瀑布的气势,同时“翠峦”也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第二句“孤亭爽气到凭栏”,诗人登上飞练亭,感受到了一种清新宜人的凉爽气息,这种气息仿佛直达心扉,令人心旷神怡。
第三句“吹来半壁银河水”,描绘了风吹动的瀑布如同银河之水般倾泻而下的景象,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
第四句“泻出长天碧海澜”,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将天空和大海都融入其中,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五月的炎热、山路的险峻、景色如龙盘曲等细节,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一句“玉毫曾入长生殿,此地虚疑近广寒”,以玉毫(可能指的是玉石)和长生殿、广寒宫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遐想和赞美之情。整首诗通过对飞练亭周围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体验,展现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