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报羌戎息鼓鼙,又闻飞檄急朱提。
蕃宣西去蛮烟净,剑戟回看雪岭低。
番部但思蜀相国,偏裨还忆谢征西。
点苍不让燕然石,一柱天南可并题。

【注释】:

才报羌戎息鼓鼙,又闻飞檄急朱提。

蕃宣西去蛮烟净,剑戟回看雪岭低。

番部但思蜀相国,偏裨还忆谢征西。

点苍不让燕然石,一柱天南可并题。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开头二句为第一联:“才报羌戎息鼓鼙,又闻飞檄急朱提。”意思是说:刚刚听到羌戎停战的消息,又有飞传的紧急文书送到了朱提(今贵州遵义)。“才报”和“又闻”说明这是两个不同时间的事情。“羌戎”即指吐蕃,“鼓鼙”是古代军中打击乐器,这里借指战争。诗人以羌、戎为敌人,用停战、息鼓来表达和平的愿望。“飞檄”即紧急的文书,是朝廷的命令,要求立即赴任。“急朱提”则表明这是一件非常着急的事。“又”字表明这不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了,而是接连不断发生的。
中间两联为第二联与第三联:“蕃宣西去蛮烟净,剑戟回看雪岭低。”意思是说:蕃人西去时,那片烟雾已经散尽;剑戟回头望去,只见雪岭显得低矮。这两句写景,渲染气氛。“蕃宣西去”是说吐蕃使者向西进发;“剑戟回看”则是写吐蕃军在雪山脚下驻军。“蛮烟”即指山间的云雾,“雪岭”则指雪山。“剑戟”即兵器,这里用来代指军队。这两句描写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表现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最后一联为第四联:“番部但思蜀相国,偏裨还忆谢征西。”意思是说:番族的人们思念着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将领们也思念着谢安那样的名将。“蜀相”即指诸葛亮。“偏裨”即偏将和裨将,指将军。谢安是东晋名臣,曾任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豫州、徐州三州诸军事,兼领中书、录尚书事等职,史称“谢太傅”。这两句写人们怀念诸葛亮、谢安两位贤相,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雄浑,感情真挚热烈,富有时代感和民族意识,体现了唐人边塞诗的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