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左离亭北,幽寻兴亦多。
偶登仙阁坐,又听道童歌。
云远双峰出,林深一鸟过。
长吟无和者,奈此素秋何。
注释:
路左:路边,指白云阁的左侧。
离亭北:离开亭子的北面。
幽寻兴亦多:幽深的探寻兴致也很多。
偶登仙阁坐:偶尔登上仙阁坐下。
又听道童歌:又听到了道士的歌声。
云远双峰出,林深一鸟过:远处有两座山峰在云中显现,林中一只鸟飞过。
长吟无和者,奈此素秋何:我长吟而无人应和,这秋天的萧瑟又能奈何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白云阁时所创作的一首咏物抒情诗。全诗通过写诗人独自登山,偶遇仙人、道士和山林中的景色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
首句“路左离亭北”,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地理位置,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此刻的心情——孤寂、落寞。接着,“幽寻兴亦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登山活动的期待与兴奋之情。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这种情绪却逐渐被孤独和失落所取代。
颔联“偶登仙阁坐,又听道童歌”,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在山中偶遇仙人、道士的情景。这一情节的出现,无疑是对诗人内心孤独的有力映衬。同时,诗人在仙阁上久坐不离去的行为,也反映出他不愿轻易放弃此次登山的机会。然而,当听到道童的歌声后,他的内心却产生了一丝动摇。这里的“又”字,不仅强调了诗人对于此次登山经历的留恋之情,更凸显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云远双峰出,林深一鸟过”两句则是诗人对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致刻画。这两句诗通过对山峰和鸟的动作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然而,在这宁静的背后,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感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诗人对于此次登山经历的不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和陪伴。
尾联“长吟无和者,奈此素秋何”一句则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推向了高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环境的不满和抱怨。他认为自己应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但现实却让他失望。因此,他只能在寂静的长夜里,对着明月长吟以表达自己的心声。这里的“长吟”二字,既是对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他内心孤独的深刻揭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登白云阁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