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沙新白,蝉鸣叶半黄。
郁蒸仍午焰,淡荡自秋光。
梦就书应掷,吟馀牍未妨。
晚风生别渚,起坐听沧浪。

【注释】:

  1. 宿池江:在池塘边住宿。
  2. 水落沙新白:水位下降,沙滩变得干净洁白。
  3. 蝉鸣叶半黄:蝉鸣声中叶子一半变黄了。
  4. 郁蒸仍午焰:炎热的夏季中午,太阳炽热如火焰。
  5. 淡荡自秋光:清凉的晚风吹拂着秋天的光芒。
  6. 梦就书应掷:睡觉时就把书丢下。
  7. 吟馀牍未妨:诗歌创作完毕后,笔筒里的毛笔还完好无损。
  8. 晚风生别渚: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过离别的小河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稍显寂寞的夜晚。诗人在池塘边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从日落到夜幕,他的内心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水落沙新白”,通过描写水位下降,沙滩变得干净洁白,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种感受可能来自于水面的宁静、天空的澄澈或者是夜晚的凉爽。

接着“蝉鸣叶半黄”,描述了蝉鸣声中叶子一半变黄的景色。这里的“半黄”可能是指树叶的颜色变化,也可能是因为夏天即将结束,树叶开始呈现出秋天的颜色。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迭,也可能象征着人生的变迁或生命的脆弱。

“郁蒸仍午焰”,表达了炎热的天气依然如同夏日一样炽热。这里的“午焰”可能是对太阳炙烤的描述,也可能指的是内心的热情或激情。这种热烈的情感与前两句形成了一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更加生动。

“淡荡自秋光”,则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里的“淡荡”可能是指秋天的气息,而“自秋光”则是直接点明了时间是秋季。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最后“梦就书应掷”,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放松和自由的心态。在这里,诗人可能选择放弃书籍,去享受梦境的自由,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精神追求的表达。

“吟馀牍未妨”,则是对诗歌创作完成后的满足感的表达。这里提到的“吟余”可能是指诗歌已经完成,而“牍未妨”则是在强调即便完成之后,毛笔仍然完好无损,没有受到破坏。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以及对于完美结果的追求。

最后一句“晚风生别渚”,则是对夜晚的一次静思或者冥想。在这个场景中,诗人可能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小河边,听着晚风轻拂的声音,思考着人生或未来。这也是一种对孤独和宁静的享受,以及对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