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深山路,高风勇退人。
骨同仙入相,心与道为邻。
白发霜馀少,丹崖眼底真。
归舟逐烟水,回首已迷津。

诗句释义

1 细雨深山路:描述的是山路在细雨中显得更加深邃幽静,暗示了诗人对这宁静环境的赞赏。

  1. 高风勇退人:形容一种高洁的品格,像风一样自由、无畏,能够勇敢地退出尘世纷扰。
  2. 骨同仙入相:这里的“骨”指的是人的骨骼,而“仙”则指仙人,意指自己的骨骼与仙人一样坚硬,有仙风道骨之意。
  3. 心与道为邻:表明自己内心的修为与道家的思想非常接近,达到了心灵与大道合一的境界。
  4. 白发霜馀少:这里用“霜馀”形容岁月的痕迹,意味着尽管年岁已高,但头发仍保持青黑,未被岁月侵蚀。
  5. 丹崖眼底真:丹崖指的是红色的崖壁,眼底真表示眼前的景色真实而真切,强调诗人所见之美是真实存在的。
  6. 归舟逐烟水:描述了诗人乘坐着船,随着烟雾缭绕的水波渐渐远去的情景。
  7. 回首已迷津:意味着诗人回头望去,却发现自己已经迷失了方向,无法辨认归途。

译文

细雨覆盖着深远的山路,高风吹拂着勇敢的人离去。
我的骨骼就像仙家一样坚实,我的心灵一直与大道相邻。
虽然满头白发,但在雪白的头发上还保持着青春的色彩,如同丹崖下的真实美景。
我乘舟随波逐流,烟水朦胧之中渐行渐远。转身一顾间,却发现自己已迷失了归途。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和对自然美的感悟。开头两句通过对雨后山路和高风的描述,营造出一个清冷而又不失壮美的环境。接下来的四句表达了作者追求高洁品质,渴望心灵与宇宙大道合一的愿望。诗中的“丹崖”和“眼底真”等词汇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色,也象征着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最后两句,“归舟逐烟水”和“回首已迷津”构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感到的迷茫和无助。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知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自然与精神寻求之间寻找平衡的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