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国河山誓,濠梁水木心。
东来三世近,北望两江深。
继别还成谱,承休欲嗣音。
诗人桑梓意,时托短长吟。

【注释】

敬止:人名。姚江:即浙江绍兴。汤梦卜:人名。信国:宋恭帝时,文天祥被封为信国公,所以称信国河山誓。濠梁:地名。水木: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诗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意象。东来:指自江西吉安(今属江西)迁往福建漳州、泉州、同安等地。三世:文天祥祖籍福建上杭,曾祖始居吉安,祖父迁居闽南。继:继续,指文天祥在南宋灭亡之后,继续抗元。承休:承继宋朝的国祚,恢复国土。嗣音: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诗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表示要继承宋朝的遗志。桑梓:指故乡、故土。时托:时时寄托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给一个叫敬止的人写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怀念以及对南宋亡国的悲愤之情。

首联:“信国河山誓,濠梁水木心。”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立誓保卫我们的国家,就像濠梁边流淌的水木一样。信国河山誓,指的是作者在明朝灭亡后,仍然坚持抗元,立志收复失地的决心。濠梁水木心,则是指作者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这里的“濠梁”和“水木”都是比喻,分别用来形容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

颔联:“东来三世近,北望两江深。”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从江西吉安来到福建漳州、泉州、同安等地已经三代了,北望中原,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东来三世近,指的是作者从江西吉安来到福建漳州、泉州、同安等地已经三代了,而这三年间,南宋已经灭亡,北方的局势也变得日益严峻。北望两江深,则是指作者对中原沦陷的悲痛之情,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颈联:“继别还成谱,承休欲嗣音。”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虽然离别了,但这种情感已经成为了我们之间的一种精神纽带,我们要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这里的“继别”和“承休”都是比喻,分别用来形容与故土的离别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尾联:“诗人桑梓意,时托短长吟。”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作为诗人,我有深深的乡愁和爱国情怀,我会时时地表达我的这种情感。这里的“桑梓”和“长吟”都是比喻,分别用来形容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与家乡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和痛苦,以及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