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为斯文叹寂寥,长安谁赋楚人招。
江山奇气还千古,台阁清衔在两朝。
门刺有名尘榻静,院灯无梦玉堂遥。
西风落日铭旌短,回首乡园恨未消。

【注释】

谩为斯文叹寂寥:徒然感叹文章之道的寂寞。谩,空、徒然。斯文,文章,这里指学术或文化事业。

长安谁赋楚人招:长安城(今西安)有谁赋诗招引屈原呢?屈原曾作《怀沙赋》哀叹楚国的覆亡,而唐宋时期许多文人都曾写过咏楚辞的作品。这里用典。

江山奇气还千古,台阁清衔在两朝:山河壮丽的景色千百年来依然如此,朝廷的清明也历久不衰。这里以“奇气”和“清衔”比喻国家的政治清明,“千古”和“两朝”分别指唐朝和北宋,表明国家的盛衰交替。

门刺有名尘榻静,院灯无梦玉堂遥:家门上的匾额很显赫,但尘埃落定后却无人问津。院子里的灯光没有映照出梦境中的玉殿,只能远远望去。“玉堂”,古代对翰林院的称呼。

西风落日铭旌短,回首乡园恨未消:傍晚时分,秋风萧瑟,落日余晖映照着旌旗,令人感慨万千。回首故乡,心中满是遗憾和思念。

【赏析】

此诗为陆游所撰挽词,是陆游对友人廉伯去世的哀悼之作。陆游与廉伯都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二人友情深厚,相互推崇。廉伯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陆游对他的评价很高,称赞他的文章“天下称善”。陆游曾为廉伯撰写过挽词,表达了对廉伯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谩为斯文叹寂寥,长安谁赋楚人招”,表达了诗人对廉伯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的赞美。廉伯被誉为“文章之冠”,他的诗歌才情横溢、辞藻华丽,被人们传颂千古。然而,这样的才华在官场却常常受到排挤和打压,使得诗人对此感到无比惋惜。

颔联“江山奇气还千古,台阁清衔在两朝”,进一步描绘了廉伯的卓越成就。这里的“江山奇气”指的是廉伯的诗歌才情,他的诗词充满了豪放之气和深沉之韵,给人以震撼和感动。“台阁清衔”则是指廉伯在官场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才华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和赏识,成为了朝廷中的一员重要人物。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廉伯的才华和成就,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中人才被埋没的无奈和感慨。

颈联“门刺有名尘榻静,院灯无梦玉堂遥”,描绘了廉伯生前的生活环境和政治地位。“门刺”指的是官府门前的牌匾,“有名”则意味着这个牌匾非常显赫。“尘榻”指的是灰尘满布的床榻,“静”则表示这个地方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而“玉堂”则是古代翰林院的代称,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这两句诗描绘了廉伯生前所处的政治环境和政治地位,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官场中的处境颇为艰难。

尾联“西风落日铭旌短,回首乡园恨未消”则表达了诗人对廉伯离世的悲痛之情。这里的“西风落日”象征着秋天的凄凉和萧瑟,而“铭旌”是指用来祭祀死者的旗幡,这里用来指廉伯的墓碑。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秋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廉伯离世的深深悲痛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廉伯生前生活境遇的同情和理解。

整首挽词通过对诗人对廉伯才华的赞美、对其政治生涯的描绘以及对其离世的悼念,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敬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