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有遗基水有滨,汉家碑刻未成尘。
独怜沛邑还称沛,却笑秦人自灭秦。
猛士存时犹北顾,故乡归日正东巡。
城阴秋草孤舟路,往事茫茫问野人。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沛县怀古而作。首联写沛县台城遗迹尚存,而汉碑已毁;颔联借汉碑之未成尘,暗讽唐人不思恢复,反而自灭;颈联写昔日北顾中原,今方东巡故地,感慨万端,而往事皆成过眼烟云;尾联则抒发对故乡的眷恋,并发出“问野人”之叹。全诗意境苍茫,感慨深沉,情韵悠长。
“台有遗基水有滨,汉家碑刻未成尘。”这是写沛县台城遗迹犹存,而汉碑已毁。
“独怜沛邑还称沛,却笑秦人自灭秦。”这两句诗是说,虽然汉碑早已不存在了,但沛县的旧地仍可称沛,反观秦人(指秦二世胡亥)自灭其国,却令人感到可笑。
“猛士存时犹北顾,故乡归日正东巡。”这两句诗是说,当年那些英勇的战士在存在的时候,还常常向北观望,盼望着有一天能够收复失地。而如今他们都已经去世了,只有故乡的土地还在等待着我去巡视。
“城阴秋草孤舟路,往事茫茫问野人。”这两句诗是说,秋天的城下只有荒凉的野草,而我却独自驾着一叶孤舟在江边徘徊。面对眼前的一切,我不禁想起了往昔的种种往事,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感慨。最后诗人向当地的居民发出了询问:“请问您,这些往事都是怎样的呢?”
这首诗通过对沛县台城遗迹、汉碑、秦朝灭亡等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故乡的深情思念。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和诗句,如“独怜”、“却笑”、“北顾”、“故乡归日”、“城阴秋草孤舟路”等,这些都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担忧。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