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棹来看治水碑,沙湾堤上蚤凉时。
汉防故迹嗟谁志,禹贡全书愧我师。
铁柱尚存尘漠漠,盐舟不至草离离。
忧勤更忆东山老,白发江村一短藜。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归兴六首》之一,下面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我停船来观看治水的碑文,沙湾堤上凉爽宜人。
汉朝的防御遗迹,谁能记下?
我愧对我学习的地理书,禹贡全书。
铁柱尚存,尘土漠漠,盐舟不至,草离离。
更加怀念东山老友,白发江村,一短藜。

注释

  1. 舣棹(yǐ zhào):停下船只。
  2. 治水碑:指治理黄河的大禹治水碑。
  3. 蚤凉时:清晨凉爽的时候。
  4. 汉防故迹:汉朝的防御遗迹。
  5. 嗟谁志:感叹无人记载。
  6. 禹贡全书:指《禹贡》,古代地理书籍,记录了古代各州的山川土地情况。
  7. 铁柱:指大禹治水时用的巨大木柱。
  8. 尘漠漠:尘土茫茫。
  9. 盐舟不至:指盐运船没有到达。
  10. 东山老:指王勃的朋友、东山学士李善信。
  11. 短藜:短小的竹杖。

赏析
这首诗是王勃在游览治水碑遗址时的感怀之作。诗人通过观览历史遗迹,感慨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舣棹来看治水碑”,描绘了诗人停船观赏治水碑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之情和对治水功臣大禹的崇拜。

“沙湾堤上蚤凉时”,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沙湾堤上的早晨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凉爽的感觉。

“汉防故迹嗟谁志”,诗人感叹历史遗迹无人记录,表达了他对史书记载不足的遗憾。

“禹贡全书愧我师”,则是诗人自谦地说自己对《禹贡》这部地理书的了解不够深入,表达了对自己学识的谦虚态度。

接下来的诗句“铁柱尚存尘漠漠,盐舟不至草离离”,描述了虽然铁柱依然存在,但是尘土已经覆盖;盐舟没有到来,草木生长得更加茂盛。这两句诗既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忧勤更忆东山老,白发江村一短藜”,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他想起了东山学士李善信,这位老友已经白发苍苍,生活在江村之中,生活艰辛。诗人用“一短藜”形容自己的生计艰难,突出了对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整首诗以治水碑为背景,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对友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