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笔谁修汉一经,治安策已动天听。
奠无可藉茅空白,采不堪纫草正青。
旧井定通瀍北水,新祠真应斗南星。
独怜鵩鸟翻为瑞,万古清风满石亭。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乾元二年(759)春所作。当时,杜甫因战乱流离失所,寄居在潭州(今湖南长沙)。贾祠原为汉代贾谊的祠堂,诗人在此感慨自己不能像贾谊那样受到皇帝赏识重用,而只能寄身于荒废之地。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过长沙不得谒贾祠 —— 我路过长沙却无法去拜访贾谊的祠堂。

注释:“长沙”指的是现在的湖南长沙。”不得谒贾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辛酸,因为贾谊曾经受到汉文帝的重用,但诗人却没有这样的机遇。

译文:我路过长沙却无法去拜访贾谊的祠堂。

巨笔谁修汉一经 —— 伟大的笔力是谁在修撰汉代的经书?

注释:“巨笔”形容笔力巨大,”汉一经”指汉代的经典著作。这里诗人通过询问“谁”,表达了对自己无法成为大才子、无法写出千古流传的杰作的无奈和失落。

译文:伟大的笔力是谁在修撰汉代的经典著作?

治安策已动天听 —— 安定国家的谋略已经得到了上天的聆听。

注释:“治安策”指杜甫自己提出的治国安民的政策。”动天听”表示这些政策得到了上苍的认可和响应。

译文:安定国家的谋略已经得到了上天的聆听。

奠无可藉茅空白,采不堪纫草正青 —— 祭祀用的茅草已经没有了,采集来的青草也不够用来编织祭服了。

注释:“奠”是祭祀时所用的一种容器,”藉”是指垫在下面的东西。”采”在这里指的是采摘来的草。”青”是指草的颜色。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祭祀时的情景,表达出自己的无助和凄凉。

译文:祭祀用的茅草已经没有了,采集来的青草也不够用来编织祭服了。

旧井定通瀍北水,新祠真应斗南星 —— 老井肯定能通到北边的瀍河之水,新的祭祠肯定能映照出北斗七星的光芒。

注释:“旧井”指的是杜甫以前的住处附近的一口井,“新祠”指的是杜甫新建的祠堂。“瀍北水”指的是北边的瀍河之水,“斗南星”指的是北斗七星。这里的“定”和“真”都是肯定的意思。

译文:老井肯定能通到北边的瀍河之水,新的祭祠肯定能映照出北斗七星的光芒。

独怜鵩鸟翻为瑞,万古清风满石亭 —— 我唯独怜惜的是那只翻飞的鵩鸟,它象征着吉祥;万古清风满石亭,则代表着一种永恒的美好。

注释:“鵩鸟”即鸱枭,是一种鸟类,常用来象征吉祥。”清风”则代表清新的空气。”石亭”指的是杜甫居住的地方。

译文:我唯独怜惜的是那只翻飞的鵩鸟,它象征着吉祥;万古清风满石亭,则代表着一种永恒的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