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高台万古情,相君何在但留名。
论经孔孟真褒贬,世到春秋有战争。
西北封疆犹接晋,东南形势直吞荆。
如今想像驰词地,庐井荒茫画不成。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谒子产祠:拜访孔子庙
  • 一上高台万古情:登上高台,看到历史的痕迹
  • 相君何在但留名:孔丘(子产)已经不在了,但他的名字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 论经孔孟真褒贬:孔子和孟子的经义是真实的,他们的褒贬也真实存在
  • 世到春秋有战争:世界到了春秋时期,战争频繁发生
  • 西北封疆犹接晋:北方的领土仍然与晋国相连
  • 东南形势直吞荆:南方的领土形势直逼楚国
  • 如今想像驰词地:现在的想象中,那些驰骋的地方已经没有了

这首诗表达了对孔子和孟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战乱。诗人通过登高台,看到了历史的遗迹,感叹孔丘(子产)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的名字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接着,诗人描述了孔子和孟子的经义是真实的,他们的褒贬也真实存在。然后,诗人提到了世界到了春秋时期,战争频繁发生,北方的领土仍然与晋国相连,南方的领土形势直逼楚国。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现在想象中的驰骋之地已经没有了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