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旌节破风烟,细草承舆软似绵。
莳稻有歌春鸟和,采桑无侣晚蚕眠。
两旬庐岳仍回眼,百里洪厓漫拍肩。
读罢妙词清不寐,夜深犹忆对莆田。
武宁分司次见素公韵
万山旌节破风烟,细草承舆软似绵。
莳稻有歌春鸟和,采桑无侣晚蚕眠。
两旬庐岳仍回眼,百里洪厓漫拍肩。
读罢妙词清不寐,夜深犹忆对莆田。
注释:
武宁:地名,位于今中国福建省的武夷山区。
分司:官职名称,古代地方官员的一种职务,负责管理一方政务。
次见素公韵:次,指次序,顺序。见素公,指的是某位名叫见素的官员或诗人。这里指作者与见素公共同作诗的场合。
旌节:古代官吏出行时所持的标志,此处指官员的身份象征。
风烟:指云雾缭绕的景象。
细草:柔软的草地。
承舆(cóngyú): 一种手拉车,由牛拉动的车辆。
软似绵:形容草地柔软舒适,好像棉花一样。
莳(shì)稻:种植水稻。
春鸟和:春天的鸟儿歌唱。和,和谐、协调之意。
采桑:采摘桑叶。
晚蚕眠:傍晚时分,蚕儿在桑树上休息。
两旬庐岳:指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再次回头看看庐山。两旬,表示时间长度,通常为十天左右。庐岳,指庐山。
洪厓(yí):大石或悬崖。
拍肩:用手拍打肩膀,表示亲切、友好的意思。
清不寐(mèi):清静得不能入睡。不寐,失眠。
夜深犹忆对莆田:夜深了还在思念莆田这个地方。
赏析:《武宁分司次见素公韵》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武宁分司期间与见素公共度的时光,通过描绘山水风光、田野劳作等场景,展现了当时宁静美好的乡村生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