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两株来越人,却依旧树争鲜新。
竹松相与可偕老,桃杏不知应妒春。
特书方将补月令,殊色乃复烦花神。
倚阑独对东风语,万古清香真绝尘。

解析:

1. 诗句逐句释义:

  • “再咏红梅”:再次吟咏梅花。
  • “江头两株来越人,却依旧树争鲜新”:在江边的两地各有一株红梅,它们仍然争夺着春天的新鲜和美丽。
  • “竹松相与可偕老,桃杏不知应妒春”:竹子和松树可以一同相伴到老,但桃花杏花则不知道春天是嫉妒它们的美丽。
  • “特书方将补月令,殊色乃复烦花神”:特别记录即将补充月令的植物,独特的颜色使花朵更加繁盛。
  • “倚阑独对东风语,万古清香真绝尘”:独自倚靠着栏杆对着东风吹拂着自己,香气能穿越千年而永不消散。

2. 译文与注释:

  • “江头两株来越人,却依旧树争鲜新”:江边各有一株梅花,它们依然在春天争夺着最鲜艳的花朵。
  • 注释: “来越人”指的是来自南方的人种植的梅花,强调了梅花的独特性和地域色彩。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比北方的梅花与南方的梅花,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梅花品种及其特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两种梅花的喜爱。
  • “竹松相与可偕老,桃杏不知应妒春”:竹子和松树可以一起度过一生,但桃花和杏花却不知道春天是嫉妒它们的美丽的。
  • 注释: “竹松”指代的是竹子和松树这样的常青植物,“桃杏”则是春季常见的花卉。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对不同植物生命状态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不同感受和理解。
  • “特书方将补月令,殊色乃复烦花神”:特别记录即将补充月令的植物,独特的颜色使花朵更加繁盛。
  • 注释: “月令”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历法,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植物或花卉。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植物生长的关注和研究,以及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和利用。
  • “倚阑独对东风语,万古清香真绝尘”:独自倚靠着栏杆对着东风吹拂着自己,香气能穿越千年而永不消散。
  • 注释: “东风”指春风,这里可能是形容梅花的香味能够持久不散。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香气的赞美和感慨,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追求和向往。

3.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梅花、竹、松、桃杏等植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赞美。诗人通过对不同植物生命状态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和利用,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梅花香气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