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复通天问笔人,涯翁手墨已无真。
路长不惮频封驳,价重真怜一笑颦。
韩愈传馀还品藻,公权諌后复经纶。
中山未族将军老,恸哭秋原不为麟。
”`
宋文杰以通天笔至
忍复通天问笔人,涯翁手墨已无真。
路长不惮频封驳,价重真怜一笑嚬。
韩愈传馀还品藻,公权諌后复经纶。
中山未族将军老,恸哭秋原不为麟。
注释:
- 通天笔:形容文笔出众,能写得一手好文章。
- 涯翁手墨已无真:指作者的手迹已经无法辨认。
- 路长不惮频封驳:意指道路漫长,不怕多次修改。
- 价重真怜一笑嚬:意思是珍贵的东西总让人怜爱,即使只是一颦一笑也足以让人动容。
- 韩愈传馀还品藻:指韩愈的余韵仍然值得人们品味。
- 公权諌后复经纶:指张九龄之后,又有人能够重新治理国家。
- 中山未族将军老,恸哭秋原不为麟:指中山国的将军已经老了,但他在秋天的原野上痛哭,不是为了麒麟这种祥瑞之物。
赏析:
邵宝的《宋文杰以通天笔至》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情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宋文杰的文笔、其作品的价值以及他的人格特质,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思考。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思考人生和社会的复杂关系。这首诗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赞颂,也是对人性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现了邵宝作为明代著名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哲学思考。通过对宋文杰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无限尊重以及对人性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一部思想深邃、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邵宝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深度,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