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堂昼日坐萧然,兴至行吟倦复眠。
水石簋清手自击,海天亭远梦相牵。
客谈鹿洞已无分,人忆蠡湖还有边。
高秋拟上莫釐顶,已办买舟三百钱。
深堂昼日坐萧然,兴至行吟倦复眠。
水石簋清手自击,海天亭远梦相牵。
客谈鹿洞已无分,人忆蠡湖还有边。
高秋拟上莫釐顶,已办买舟三百钱。
注释:深堂:宽敞的殿堂。萧然:寂寞的样子。兴至:兴致到了。行吟:边走边吟诵。簋(guǐ):古代的一种食器。水石簋:形容清澈的水声。海天亭:海天之间有亭子的地方。客谈:客人谈论。鹿洞:指江西庐山南麓的白鹿洞书院。人忆:人们思念。蠡湖:太湖中的湖泊,又名蠡泽、蠡塘。莫釐顶:山名,位于今浙江省淳安县境内。
赏析:这首七绝诗,是诗人在一次夏日闲暇时光中,追忆与友人共游庐山时的愉快情景和对山水美景的热爱。
首联“深堂昼日坐萧然,兴至行吟倦复眠”写诗人在宽敞的殿堂中,白天里静静地坐着,神情萧疏;兴致一来,便边走边吟诵起来,直到感到疲倦,才躺下休息。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在深堂中静坐的情景和行吟时感到疲劳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享受着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颔联“水石簋清手自击,海天亭远梦相牵”则是对诗人在山中游览时的生动描绘。在这里,诗人用“水石簋”来形容清澈见底的水声,以及自己用手中的石头敲击水声的动作;而“海天亭远梦相牵”,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游览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他内心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颈联“客谈鹿洞已无分,人忆蠡湖还有边”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和故土的怀念之情。诗人回忆起与朋友们一起游览庐山的美好时光,感慨自己已经无法与他们共同欣赏美景,只能独自思念着那些美好的回忆和人儿。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尽管已经远离家乡,但仍然常常想起那片熟悉的土地和那里的亲人。
尾联“高秋拟上莫釐顶,已办买舟三百钱”则是诗人对未来旅行的期待和憧憬。诗人计划在高秋时节攀登莫釐山顶,以领略更广阔的景色;同时,他还准备了足够的船资,打算乘坐船只继续他的旅行。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展现了他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