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劬书爱目光,朝吟暮诵得高郎。
一声何处凤歌远,万古不如麟笔长。
晏子宅边南市熟,羲皇梦里北窗凉。
应须七日登山去,望阙岩前拜瓣香。

《听高子明读春秋传》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其中“老去劬书爱目光,朝吟暮诵得高郎”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敬仰之情。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在年老后依然勤奋学习的决心和毅力,以及他对古代典籍的深入研究。

“一声何处凤歌远,万古不如麟笔长”这句话中,“凤歌”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之歌,象征着吉祥、美好。而“麟笔”则是指传说中麒麟所留下的笔迹,象征着智慧和力量。这句诗通过对比“凤歌”与“麟笔”,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典籍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之情,以及对那些能够传承和发扬光大这些智慧和力量的人的敬仰之情。

“晏子宅边南市熟,羲皇梦里北窗凉”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人想象中的晏婴(即晏子)居住在城南市场旁边,那里的生活气息浓厚;而在诗人的梦境中,他仿佛置身于羲皇时代,享受着宁静和舒适。这里的“羲皇”指伏羲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三皇之一,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深深眷恋,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典籍的深入解读和对古代文化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知识、智慧和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通过想象与现实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诗句译文如下:

老去勤奋读书爱目光,朝吟暮诵得高郎。
一声何处凤歌远,万古不如麟笔长。
晏子宅边南市熟,羲皇梦里北窗凉。
应须七日登山去,望阙岩前拜瓣香。

注释:

老去:年纪渐长,但仍勤奋读书。
勤奋读书:形容非常努力地学习。
爱目光:热爱阅读,喜欢读书。
朝吟暮诵:早晚勤于诵读。
高郎:指学识渊博的人。
一声:一声呼唤,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期待或是某种情感的呼唤。
何处:哪里,表示不确定的范围。
凤歌:凤凰之声,象征吉祥和谐。
万古:永远。
不如:不及,比不上。
麟笔:传说中的麒麟留下的笔迹,代表高贵智慧。
长:长久流传,不朽。
熟:熟悉,了解。
羲皇:伏羲氏,三皇之一,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
梦里:比喻理想或愿望。
北窗:北方的窗户。
凉:凉爽。
应须:应当。
七日:第七天。
登:登上,爬山的意思。
岩前:山岩前。
拜瓣香:拜祭花瓣上的香气,寓意虔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典籍的深厚感情,通过对其深入解读来赞美古代的智慧和文化。同时,诗人也借助想象,将古代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