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翁哭罢正愁眠,问我铭旌倍黯然。
万事百年君子论,一行数字路人传。
登廷奉对皆才选,行省参知有政权。
指日生辰期不到,古稀真信杜陵篇。
”` 明邵宝《哭节庵归有作》:“髯翁哭罢正愁眠,问我铭旌倍黯然。万事百年君子论,一行数字路人传。登廷奉对皆才选,行省参知有政权。指日生辰期不到,古稀真信杜陵篇。”
此诗通过描绘邵宝与其弟的对话和思考,展现了邵宝对于兄弟关系、人生意义的深刻感悟。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邵宝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与责任的坚守。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反复品味。
诗中“髯翁哭罢正愁眠”一句,以“髯翁”自喻,表达了邵宝在经历了一场悲痛之后仍然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形象的塑造,使得邵宝的形象更加饱满而真实,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问我铭旌倍黯然”,则揭示了邵宝内心的复杂情绪。铭旌,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念死者的重要物品,通常刻有死者的名字及其生平事迹。这里,邵宝询问的是关于其弟弟的铭旌,暗示了他对弟弟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的情感张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体现了邵宝作为兄长的责任感和担当。
“万事百年君子论”和“一行数字路人传”两句,分别表达了邵宝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无论是对待家庭亲情还是处理政务,都需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这种观点,既体现了邵宝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
“登廷奉对皆才选”一句,描绘了邵宝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才华。这里的“才选”,可以理解为他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学问赢得了朝廷的认可。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邵宝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活跃表现。
“指日生辰期不到”,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无奈。这句诗表达了邵宝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仍然坚信,只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就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
《哭节庵归有作》不仅是一首表达兄弟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邵宝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生和价值观的视角,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