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三札汴台时,回首东藩几梦思。
疏为斯文还白鹿,书从何日更青藜。
泰山我负登高愿,沧海君成望远期。
相寄不烦缄鲁缟,汉封坛上有秦碑。
【诗句注释】
- 两年三札汴台时:指过去几年里我多次向陈中丞(中丞是古代官名)写信。
- 回首东藩几梦思:回头望去,想起东藩(山东)的故土就像做了一场梦。
- 疏为斯文还白鹿:我的上疏是为了推崇儒学、恢复儒家的正统地位。
- 书从何日更青藜: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回信呢?
- 泰山我负登高愿:因为我有远大的志向,所以希望登上山顶。
- 沧海君成望远期:希望君能有更远的抱负。
- 相寄不烦缄鲁缟:寄去信函不需要用鲁缟这种丝织品,因为书信已经足够了。
- 汉封坛上有秦碑:汉代皇帝曾经在泰山封神,而秦代也曾经刻石立碑。
【译文】
这两年间我多次给陈中丞写信,回忆起我在东藩的生活如同一场梦境。我通过上书来宣扬儒学,恢复儒家的正统地位。何时能够收到你的回信呢?我期待着你能够有远大的志向和更大的抱负。寄去的信函不需要用什么鲁缟之类的东西来包裹,书信就足以表达我的情感。汉代皇帝曾在泰山封神,而秦始皇也曾在泰山刻石立碑,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与陈中丞之间的交往,表达了对陈中丞的怀念之情,同时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远大理想的豪情壮志。诗中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卓越的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