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风采动台端,按节南荒六月寒。
汉法共推经术吏,周廷元重惠文冠。
路当险远行何易,时向承平谏独难。
揽辔观风秋万里,峨眉山月马前看。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廿年风采动台端
注释: “廿年”指的是二十年的时间,“风采”在这里指代的是陈原习的才能和名声。
廿年风采动台端,按节南荒六月寒。
汉法共推经术吏,周廷元重惠文冠。
路当险远行何易,时向承平谏独难。
揽辔观风秋万里,峨眉山月马前看。
注释: “廿年”指的是二十年的时间,“风采”在这里指代的是陈原习的才能和名声。
以下是对《秋野用杜韵二首 其一》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诗题与作者背景: -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在夔州的瀼西所作。这一时期,杜甫的生活境遇较为艰难,但他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杜甫以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2. 诗句解读: - 河汉三秋隔
湖水映照着天边的云, 山人飘然而至何处停? 一瓢水意随风去, 双屐山间留痕迹。 秋风吹落露如霜, 美人离去天地长。 只知北雁向南翔, 不知书信可寄将? 分开的书信手生疏, 芙蓉倚杨柳更娇艳。 金丹在鼎灶中燃烧, 宝剑时时拂动光芒。 仙韶本是清都乐, 寻幽古寺共悠扬。 湖海有此客, 飘然何所投。 一瓢将水去, 双屐为山留。 落落弥明鼎, 茫茫太乙舟。 几时盛水石, 古寺共寻幽。 译文
挽姚提学秀夫 经济平生志,江湖远奈何。 惠留吴地志,哀起楚人歌。 卜筑溪边小,交游海内多。 吊君追赋鵩,愁绝洞庭波。 注释: - 挽姚提学秀夫:为姚秀夫写的悼念诗。姚秀夫(1482—1537),字元善,号秀夫,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正德初,擢御史,巡按贵州,因弹劾刘瑾被害。有《青莲集》。 - 经济平生志:指自己一生追求经济事业的志向。 - 江湖远奈何
亦知樵径窄,且放钓竿长。 夕籁成竽调,寒潭发镜光。 小桥当驿道,精舍近禅房。 十月春如许,疏梅几蕊香。 译文: 山间小路狭窄,我放下了钓竿,任由它随意延伸。夕阳的余晖洒在山林之中,犹如一曲天籁之音。寒冷的潭水中,反射出明亮的镜面光泽。一座小桥横跨在山间,连接着通往远方的道路;而一座精致的寺庙则坐落在附近,与禅宗的房间只有几步之遥。虽然已是深冬十月,但这里的春天却依然如此明媚,梅花绽放
诗句释义 1 赠陈平江 - 这可能是一首诗的名字或者作者的名字,但在此语境中,我们理解为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2. 南浦逢君处 - “南浦”通常指的是水边或河边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某个地方遇到陈平,可能是在河边、湖边或其他有水的地方。 3. 相看各问津 - “相看”表示两人相对而视,“各问津”则意味着他们相互询问对方的情况或目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相遇的喜悦和对彼此的关心。
【注释】 1. 追挽蒋参议惟深:追思并纪念已故的蒋参议。惟深,字惟深,诗人的朋友。 2. 忆驻西藩节:回忆在西边边疆任职的日子。驻,驻扎;西藩,指西边边疆之地。 3. 观风几论心:观察风土人情,讨论国事。观,观察。 4. 云收庐岳远:云雾消散,远方的庐山显得遥远。庐岳,指庐山;远,距离远。 5. 水入蠡湖深:湖水流入蠡湖,显得湖水更深。蠡湖,地名,位于今江西九江市。 6. 正气埋邱剑:正气凛然
咫尺鄱湖水,相将入楚乡。 雨中帆力缓,风外笛声长。 梦渴山泉茗,吟销海岛香。 旧游堪一憩,何处有甘棠。 【注释】 咫尺:极近。 鄱湖:即今江西省境内的鄱阳湖。 “相将”句:意思是说船要驶入楚地了。 帆:船帆。 帆力:指船帆的张力。 雨中:下雨时。 风外:风大时。 长:悠扬。 山泉、海岛:均为茶名,分别指产于浙江天台山的天台山云雾茶,产于福建武夷九曲溪边的武夷岩茶。 【赏析】
过严滩 独上客星亭,群峰雨外青。 公心如介石,吾道亦沧溟。 出处轻商楫,来归重汉庭。 渔歌朝又暮,云掩北山铭。 注释:独自登上了客星亭,群山在雨后显得更青翠。你的心思如同坚硬的石头一样坚定不移,我追求的道路也像广阔的海洋一样深邃无边。你的离去就像放下船桨一样轻盈,归来时又像重重地驶进汉朝的京城一样。渔民们唱着歌,一天天地从早到晚,云雾遮住了北方的大山。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经过严滩时的即景抒怀之作
【注释】 上航夜泊:指在船上过夜。 平沙水半篙:平坦的沙洲,水面只到船帮的一半高。 “我方”句:我正喜欢悠闲地享受懒散的生活。 谁复叹贤劳:有谁能感叹我(自己)因贤能而劳累呢。 峰影云中淡:山峰倒映在水中,像在云雾之中一样模糊不清。 滩声月下高:滩上的水流声,在月光下显得特别响亮。 回思十年里:回想过去十年来的经历。 几度驻旌旄:几次停下来(休息或停留)指挥军队。 【赏析】
女埠夜泊问章枫山 女埠,地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芗溪,指女埠附近的一条小河。 幽居路不遥:居住在这幽静的地方离大道并不遥远。 山风听夕濑,江雨问春潮:傍晚时聆听山风吹过溪涧的声音,早晨时询问春潮何时到来。 清秩辞新命,华缄忆旧招:我辞去了朝廷的职务,带着一封充满怀旧之情的信离开了京城。 何时拜床下,鄙吝为公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拜倒在你的床脚,消除我的世俗之念。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挽素庵李君》。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挽素庵李君 愚翁风采动华阳,素老相承倍有光。 灯火梦回吴会远,诗书脉引蜀川长。 百年棠棣联槐棘,万里江湖即庙堂。 最恨楚词招不返,澧兰香尽夜茫茫。 注释与赏析: 1. 第一句:“愚翁风采动华阳,素老相承倍有光。” - “愚翁”指的是作者自己,自称其风骨或品格为“愚”,以显示谦虚。 - “华阳”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文化背景
西青山人作山记,搜剔幽隐山灵愁。 诗中“西青山人”指代作者,他撰写了《阅马迹山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其中包含了对山川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之情。 迹缘神马自秦汉,祠追后稷经虞周。 诗句中提到,山脉的自然踪迹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同时祭祀古代的后稷和尧舜等圣人,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寻常一水五湖老,七十二峰千古秋。 描述了一幅宁静而古老的山水画面,五湖指的是西湖、太湖等地
送朱都事相之云南 万里滇南帅阃开,幕僚今喜得英才。 胸中丘壑供挥染,眼底烟霞任剪裁。 闭户读书逾十载,出门献赋动三台。 清时戎政多参画,行见封章起宪台。 【注释】 ①帅阃:指统率一方的军队。阃,军门。 ②幕僚:参谋。今喜得英才:如今高兴找到了杰出的人才。 ③丘壑:指山水。 ④剪裁:指绘画、书法等艺术创作。 ⑤闭门:指在家。读书:《汉书》作“读经”。 ⑥献赋:指应征出仕。动三台:谓震动朝廷。
【注释】公:指诗人。禆:辅助,帮助。清风:这里比喻正直的风气。庙社:古时祭祀祖先的地方,引申为国家。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告别中朝诸老时所作的,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恋之情。全诗以“风清气正”为主题,通过对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深厚感情。 一、二两句写诗人离开朝廷后,国家依然政治清明,人们生活安宁。诗人用“风清气正”来概括这种局面
【译文】 东门送别西归的故人,秋风又吹动葛衣。三晋的云山今天重新展现,二疏的风采今人难寻。 臣下忠诚与君主相合,君圣臣贤是古来稀。今日才知昨日非,病卧十年难以下拜。太行山回望依依不舍。 【注释】 奉寄:敬赠;白岩先生:指李白,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太白外史,世称李太白。 祖道:饯别的仪式。 葛衣:指葛布制的衣物。这里指秋日里葛布衣。 三晋:指山西地区,因有晋国遗风而得名。 二疏:指东汉时疏广
这首诗是陈师道在建道南书院时所作的,诗中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和对人才的渴望。 首句“虚庵陈郡公建道南书院”描述了书院的地点和建立者。陈郡公是指陈师道,他在这个地方建立了一个名为“道南”的书院。 第二句“书堂新建古城阴”,描绘了书院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书堂是在古城的一个阴暗的地方新建的,可能是用来读书写字的地方。 第三句“巨榜高题属意深”,描述了书院的匾额和其含义。这个匾额是高大且显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