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翁风采动华阳,素老相承倍有光。
灯火梦回吴会远,诗书脉引蜀川长。
百年棠棣联槐棘,万里江湖即庙堂。
最恨楚词招不返,澧兰香尽夜茫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挽素庵李君》。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挽素庵李君
愚翁风采动华阳,素老相承倍有光。
灯火梦回吴会远,诗书脉引蜀川长。
百年棠棣联槐棘,万里江湖即庙堂。
最恨楚词招不返,澧兰香尽夜茫茫。
注释与赏析:
- 第一句:“愚翁风采动华阳,素老相承倍有光。”
- “愚翁”指的是作者自己,自称其风骨或品格为“愚”,以显示谦虚。
- “华阳”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文化背景,在这里指代的是作者的故乡或他所代表的地方。
- “素老”可能是指朴实无华的老人或学者。
- “相承”表示世代相传,延续不断。
- “倍有光”意味着这种特质或影响非常显著,给后人带来了光明。
- 第二句:“灯火梦回吴会远,诗书脉引蜀川长。”
- “吴会”泛指吴地,即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
- “梦回”形容思绪回到了过去,有一种怀旧的情感。
- “灯火”可能指夜晚的灯火,暗示着一种温暖或者回忆的氛围。
- “诗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代表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 “脉引”表示像血脉一样延续下去。
- “蜀川”指的是四川地区,古称巴蜀。在古代,四川被视为天府之国,有着丰富的物产和文化底蕴。
- “长”在这里可能意味着持久、深远。
- 第三句:“百年棠棣连槐棘,万里江湖即庙堂。”
- “棠棣”是一种树名,常用来比喻兄弟情深。
- “槐棘”则可能象征着高官厚禄。
- 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友情深厚,但仕途不顺。
- “万里江湖”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也可能暗指人生旅途的艰辛和遥远。
- “即庙堂”意味着即使在官场之中也不失其志向和抱负。
- 第四句:“最恨楚词招不返,澧兰香尽夜茫茫。”
- “楚词”指屈原的作品,这里可能用来形容某种文学上的才华或成就,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 “招不返”表达了一种遗憾,意思是无法回到过去,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
- “澧兰香尽”可能指时间流逝,美好事物终将消逝。这里的“夜茫茫”则形容时间的漫长和夜晚的寂静,增添了一种悲凉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的才华、仕途的艰难以及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