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爱孤云静爱僧,山中秋夜兴逾增。
竹通深径清风足,松倚高坛霁月曾。
露气侵阶惊蟋蟀,雨声入户避蚊蝇。
城中望我如天上,青壁丹厓知几层。
诗句原文:
《秋夜宿超然堂》
明 邵宝
闲爱孤云静爱僧,山中秋夜兴逾增。
竹通深径清风足,松倚高坛霁月曾。
露气侵阶惊蟋蟀,雨声入户避蚊蝇。
城中望我如天上,青壁丹厓知几层。
注释:
- “明 邵宝”指的是明代的诗人邵宝。
- “秋夜宿超然堂”是这首诗的题目。
- “闲爱孤云静爱僧”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的夜晚,喜欢孤独而清新的和尚。
- “山中秋夜兴逾增”意味着在山区的秋天夜晚,作者的兴致变得更加浓厚。
- “竹通深径清风足”描绘了竹林中的幽深小径以及吹过的凉爽风。
- “松倚高坛霁月曾”形容松树高耸的山坛上,曾经经历过雨后初晴的月亮照耀。
- “露气侵阶惊蟋蟀”描写了露水打湿了台阶,使原本活跃的蟋蟀变得惊慌失措。
- “雨声入户避蚊蝇”反映了雨点敲打着门户的情景,为了躲避蚊子和苍蝇的叮咬,人们不得不关上门窗。
- “城中望我如天上”表达了作者在城市中仰望星空时的心情,仿佛自己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
- “青壁丹厓知几层”描述了青翠的墙壁和红色崖壁层层叠叠的景象。
赏析:
邵宝的这首诗以其优美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秋夜。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又不乏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孤云、僧人、清风、明月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同时也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寂寥之感。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城市的繁华与自己的孤独相对照,使得作品层次分明,富有哲理。
评析: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深沉。邵宝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秋夜里的感受和心境,让人读后不禁产生共鸣。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界的元素,又有人文景观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视野。此外,诗的结构严谨紧凑,前后呼应,使得整首诗更加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