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炎熯两旬阴,月到中秋雨意深。
天上不违逢满数,人间却负望明心。
扁舟牛渚空劳梦,一曲霓裳漫赏音。
佳节莫教容易度,白头今已不胜簪。
诗句解释:
- 六旬炎熯两旬阴:这两句描述了天气的变化,前六个月是炎热的夏季,后六个月转为凉爽的秋季。
- 月到中秋雨意深:中秋节时月亮特别明亮,但在这个时期经常有雨,给人一种深秋的感觉。
- 天上不违逢满数:意味着月亮在天空中运行,符合其应有的周期。
- 人间却负望明心:尽管天体运动遵循规律,人却常常无法达到自己的愿望或期望。
- 扁舟牛渚空劳梦:指的是作者在牛渚(一个地名)乘坐小船,但这种旅行让他感到徒劳无功,只能带来一场空梦。
- 一曲霓裳漫赏音:这里“霓裳”可能是指美丽的衣服或舞蹈,表示一种美好的享受和欣赏。
- 佳节莫教容易度:节日不应该轻易度过,应该珍惜每一个时刻。
- 白头今已不胜簪:现在头发已经斑白,无法再用簪子固定头发,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衰老的不可避免。
译文:
在过去的六月中暑热难耐,后半年则凉风习习。中秋之夜月光如洗,却常伴有细雨连绵,似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月亮在天空中如期而至,仿佛没有违背自然的规律。然而,人间事却常常不如人愿。在牛渚地区,我乘船游览,希望能有所收获,但结果却是一场空想。欣赏了一次优美的音乐表演,却只留下了美妙的声音而没有看到舞者的身影。如今节日时光宝贵,不应轻易度过,应当珍惜每一刻。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白发已开始显现,连用来固定的发簪也不堪使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诗,通过对比自然现象和人的情感,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首句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为下文的主题做铺垫。第二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日天气的感慨,即雨意浓厚。第三句提到月亮的规律运行,与前两句形成对比。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认为自己的愿望往往无法实现。第四句通过“扁舟牛渚空劳梦”,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力。第五句以“一曲霓裳漫赏音”表达对美好时刻的留恋,但同时也隐含着遗憾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