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吊古心,偶因胜日遂幽寻。
天留邱垄嗟谁扫,地近廒仓幸不侵。
百世簪缨遗谍远,五贤俎豆古祠深。
玉泉两字还须碣,一束生刍有嗣音。
【注释】谒玉泉先生墓:拜谒玉泉先生的坟墓。四十年:四十年来。吊古心:凭吊古迹的心情。邱垄:坟墓。天留丘垄嗟谁扫,地近廒仓幸不侵:上天只留下丘垄,感叹谁来打扫;离玉泉先生墓地很近,幸好没有被侵占。百世簪缨遗谍远,五贤俎豆古祠深:百代的簪缨遗事(指历代读书人)远离了(玉泉),古代祭祀的场所(指玉泉先生庙)很深远。玉泉两字还须碣,一束生刍有嗣音:玉泉两个字还得用墓碑来记,一束生的刍草(指祭品)还有后代子孙的继承。
【赏析】《谒李玉泉墓》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明永乐初年(1403年)。李梦龄,字元度,号玉泉,江苏无锡人。永乐元年任御史中丞。高启对李氏十分敬仰,故作此诗以悼念他。首联点题,说明自己凭吊的是玉泉先生之墓,“吊古”表明自己怀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怀古之幽情。颔联写墓冢附近的情况:丘垄虽存,但无人打扫;而玉泉庙则因与李氏的关系密切而得以幸免,被保护得较好。这两句表面上似乎在说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实际上却是在借古讽今。从表面意义上看,前一句是在说李氏墓旁的丘垅无人打扫、杂草丛生,后一句则是说由于与玉泉庙关系密切,所以没有受到侵害。其实不然,这两联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于李氏的深深怀念之情。颈联进一步写李氏墓的情形,“百世簪缨遗谍远”,意思是说百代的读书人都已远离(玉泉),只有李氏的事迹流传至今。“五贤俎豆古祠深”,意思是说古代祭祀(玉泉先生庙)的地方很深,可见人们对玉泉先生的重视。尾联再次点题,并表达了诗人对李氏的崇敬之情。“两字还须碣”,意思是说“玉泉”二字还需要用墓碑来记下,这是为了永久纪念李氏的贡献;“一束生刍有嗣音”,意思是说一束生草(指祭品)还有后代子孙的继承,这是在表达自己对李氏的尊敬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全诗语言简洁,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又体现了他对李氏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