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初成路亦开,呦呦鹿自郡堂来。
廿年却醒庐山梦,春草还生点易台。
谢王郡公送鹿
书院初成路亦开,呦呦鹿自郡堂来。
廿年却醒庐山梦,春草还生点易台。
注释
- 书院:古代教育建筑形式,用以收藏图书、教学和举行学术交流。
- 路:指通往书院的道路。
- 呦呦鹿:描述鹿鸣的声音,常用以形容春天或美好的景象。
- 郡堂:古代地方政府的办公场所,这里特指郡守的住所。
- 二十年:表示很长的时间,此处可能指过去的二十年间的变化。
- 庐山梦:比喻世事变迁,如庐山之梦般难以捉摸。
- 春草:春天新生的草,常被用来象征生命力和新开始。
- 点易台:可能是某个特定地点的名字,与诗文主题相关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诗中“书院初成”和“路亦开”暗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的前景;而“呦呦鹿自郡堂来”则给人以自然和谐之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廿年却醒庐山梦”表达了时间的流转,诗人感叹于过去的时光已过,如同从梦中醒来一般。这可能象征着一种觉醒,是对过去的一种超越或放下。
“春草还生点易台”展现了生机与活力,春草的重生可能预示着新的机遇或希望,而“点易台”可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或改变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变化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