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岩千仞江边石,海月高时影在波。
有客吹箫非赤壁,主人高兴夜如何。
月岩
月岩赏析
- 诗作原文
岩岩千仞江边石,海月高时影在波。
有客吹箫非赤壁,主人高兴夜如何。
- 诗句注释
- 岩石陡峭,犹如千仞之峰。
- 海中的月亮在夜晚显得格外明亮,它的影子映照在水面上。
- 有一位客人在月下吹着箫,他并非来自著名的赤壁战场,但似乎给主人带来了喜悦和愉悦的心情。
- 诗句解析
- “岩岩千仞江边石”描述了岩石的壮观景象,千仞指的是极高的悬崖,江边则突出了位置的特点。这里的描写让人联想到山崖的险峻与自然之美的结合。
- “海月高时影在波”描绘了海上升明月的景象,高时可能意味着月升得较高,波即水,指海面。这里不仅表现了月光与水面的互动,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有客吹箫非赤壁”表达了一个意外的场景,吹箫的人并不是著名的赤壁之战的主角,而是另有其人。这种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层次感。
- “主人高兴夜如何”则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主人在欣赏这一美景时感到非常高兴,夜因此变得美好。这句诗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们情绪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感受。
- 诗意解读
-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画面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具体的形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中去。
- 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索。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体悟,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的人生态度。
-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和心灵的抒发。它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和力量,也启示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这份美好的存在。
-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富有节奏的韵律来表达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岩岩千仞江边石”中的“千仞”象征着高大和险峻,而“海月高时影在波”则运用了光影和波动的视觉效果。
- 这首诗的结构紧凑,前后呼应,开头和结尾都巧妙地扣住了主题,使得整首诗浑然一体,富有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