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歌罢剩条柯,漫道香多色未多。
千古广寒真赏在,满天风露夜如何。
【解析】
“次如”,依次排列;“小山歌罢剩条柯”,指诗人在游览后,把所见所感的景物一一记录下来。“漫道香多色未多”,是说桂花虽多,却不是真正的桂花,而是桂花的花穗,颜色也不是纯白色。“千古广寒真赏在”,“月中桂影”是古代传说,嫦娥奔月后,吴刚伐桂而不死,就变成一株株月中的桂树,所以人们称月亮为桂宫或桂魄(即月亮)。“满天风露夜如何”,是说中秋之夜,月光皎洁,露气清冷,桂花的香气随风飘散,令人心旷神怡。
赏析:
首联写游后的感受。诗人漫步于山林间,看到满山遍野的木樨花。木樨即桂花,又名岩桂、九里香等。诗人在游赏之后,对桂花的印象有了变化: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欣赏桂花的颜色和香气了,而是更注意它们的本质特征,即桂花的花穗和颜色。“剩条柯”,是说树上的枝条还留着不少花蕾,这正说明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颔联写诗人的感想。桂花虽多,但并非真正的桂花,而是桂花的花穗,颜色也不是纯白色。诗人对此感到十分遗憾。“尽日寻芳去”,是说诗人整天都在寻找美丽的花草,直到夕阳西下才回来。“不辞醉倒扶玉山”,说明诗人非常喜爱这种花,以致喝得酩酊大醉,连扶都扶不住自己了。
颈联写诗人对月的想象。“千古广寒真赏在”,是说嫦娥奔月后,吴刚伐桂而不死,就变成一株株月中的桂树,所以人们称月亮为桂宫或桂魄(即月亮)。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中秋之夜,月光皎洁,露气清冷,桂花的香气随风飘散,令人心旷神怡。
尾联写诗人的感慨。“满天风露夜如何”,是说中秋之夜,月光皎洁,露气清冷,桂花的香气随风飘散,令人心旷神怡。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只见一轮明月高悬夜空,洒下一片片明亮的月光。此时此刻,他的思绪飞扬,不禁感慨万千。“此生此夜不长好”。意思是说:这一生这一夜,实在难得这样美好。诗人以景结情,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优美动人,富有哲理性。通过诗人与桂花的对话,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美好感受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