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衡之司天下七,算舟通楮时制同。
京师南来四千里,浒墅实当吴会中。
地官主事延平彦,鸾栖旧在吴江县。
政平如水起歌谣,今之歌谣乃重见。
司徒榷课岁有常,数或不经宁惠商。
太原周公有是语,至今传诵盈庙堂。
萧君不苛亦不纵,隐然名为司徒重。
江边野老阅人多,独汲山泉远相送。
【注释】
水衡(hóng):官署名。掌管皇帝的御膳、衣物等,亦掌船政。
水衡之司:指水衡都尉。
天下七:指唐朝时全国设置的十三个道和十五个节度观察使所管辖的州郡,总计三十一个路。
算舟通楮(chǔ):计算船的运费。楮,即纸。
京师南来四千里,浒墅实当吴会中:京城南来距离四千里,而吴地正好处于会稽郡的中心。
地官主事延平彦:延平县令张彦。地官,汉代太祝所属官名,主祭祀天地及日月星辰。
鸾栖旧在吴江县:指张彦曾经担任过吴江县令。鸾,凤凰。
政平如水起歌谣:治理得公正无私,就象清水一样,自然会产生颂扬的歌谣。
今之歌谣乃重见:现在的歌谣又重新出现。
司徒榷课(què kuài)岁有常:指唐代政府对盐、酒等专卖商品征税的制度。榷课,指专卖。
数(shù)或不经宁惠商:税收有时不按规定,商人也得以从中获利。
太原周公:指唐代的裴度。
有是语:《晋书.裴传》载:“公每曰:‘吾为国,正不唯存社稷,亦以济人;但患不及耳。’”
司徒榷课岁有常,数或不经宁惠商。
太原周公有是语,至今传诵盈庙堂。
萧君不苛亦不纵,隐然名为司徒重:萧君既不苛刻也不放纵,所以人们称他为“司徒”。
今之歌谣乃重见:现在流传的歌谣再次出现。
司徒榷课岁有常,数或不经宁惠商。
太原周公有是语,至今传诵盈庙堂。
萧君不苛亦不纵,隐然名为司徒重。
江边野老阅人多,独汲山泉远相送。
注:本诗选自《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三》。
【赏析】
此诗是作者任监察御史时期的作品。诗中赞美了地方长官的政绩,表达了作者对其清廉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