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三兮,卧龙起。表两陈,卧龙死。老龙跃,方未遐。少龙变,乃为蛇。
卧龙嘘,已成云。云不雨,天昏昏。万古恨,臣无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诗句,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其含义和作用。“卧龙起”,意思是卧龙又起来了,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丞相诸葛亮;“表两陈,卧龙死”,意思是刘备、关羽、张飞在成都称帝,后因奸臣黄皓专权而疏远了刘禅,诸葛亮不得不离开,最后病死五丈原,说明诸葛亮虽然有才能,但最终也难逃被奸臣杀害的命运;“老龙跃,方未遐”,意思是刘备虽死,他的儿子刘禅却依然在位,但是刘禅软弱无能,宠信宦官黄皓,导致朝政昏暗,国家衰败;“少龙变,乃为蛇”,意思是刘备死后,刘禅听信宦官黄皓的话,重用宦官,导致朝政更加黑暗;“卧龙嘘,已成云”,意思是诸葛亮虽然去世了,但他生前留下的治国理念和智慧却像云一样飘荡在世间;“云不雨,天昏昏”,意思是诸葛亮留下的治国理念和智慧就像天上的风云变幻一样,但却没有降雨来滋润百姓,国家仍然陷入混乱;“万古恨,臣无君”,意思是诸葛亮一生忠诚于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他的理想最终破灭了,留给人们的只有深深的遗憾。赏析: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诗的前两句是诗人对诸葛亮的赞美,“卧龙起”三字表明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尊敬。第三句是说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辅佐刘禅开创了蜀汉王朝,这是诗人对诸葛亮的肯定。然而第四句却突然一转,说诸葛亮虽然有才能,但却因为奸臣的陷害而被迫离开,最后病逝。这一句中,诗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把奸臣比作“老龙”,把诸葛亮比作“少龙”,通过这种比喻来揭露奸臣的罪恶。第五句是说刘备死后,刘禅听信宦官的话,重用宦官,导致朝政更加黑暗。第六句是说诸葛亮虽然去世了,但他生前留下的治国理念和智慧却像云一样飘荡在世间。这四句诗中,诗人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云的象征来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第七句是说诸葛亮留给人们的只有深深的遗憾。这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诸葛亮的一生比作云,表达了他对诸葛亮一生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是说诸葛亮一生忠诚于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他的理想最终破灭了。这一句中,诗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将奸臣的罪恶与诸葛亮的理想进行对比,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深深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智慧、理想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