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府瞻风裁,天家惜羽仪。
六经非驾说,三代是今时。
阙失应思补,灾祥或可移。
夜来有封事,默与鬼神期。
【注释】
柏府:指朝廷。柏府,指御史台。
天家:皇帝的居所。
六经:儒家经典。
三皇五帝:古代传说中的三个帝王和五个朝代,泛指上古时期。
阙失:过失或缺失之处。
封事:上书言事,指向皇帝进谏。
默与鬼神期:暗中与鬼神商量。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巡按贺御史言事待罪次韵所作的四首诗中的第三首。这首诗是诗人对贺御史在御史台时所作《题柏府》一诗的应和之作。
开头两句:“柏府瞻风裁,天家惜羽仪。”意谓:在御史台瞻仰圣风,钦敬皇帝的威仪。“柏府”即御史台,是天子的耳目。“裁”,犹裁度,引申为钦服、钦仰。“惜羽仪”即爱惜羽仪,借指皇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上的钦慕和敬重之情。“六经非驾说,三代是今时。”意谓:六经(六部经典)并不是用来驾车的,三皇五帝才是当今时代。“驾”通“驾”,这里指代六经。“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这里指称远古时期的文明盛世。诗人用“六经”来比喻圣人之道,以“三皇五帝”比作当今时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之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接下来两句:“阙失应思补,灾祥或可移。”意为:国家出现了失误,应该设法弥补;灾祸和吉祥或许可以转化。“阙失”即失误或缺失,指国家的弊端。“补”,补救。“灾祥”指灾祸和吉祥。“或可移”意为或许可以转化。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大事关心入微、积极进取的精神。
最后两句:“夜来有封事,默与鬼神期。”意谓:夜间接到奏章,私下与鬼神商量对策。“封事”指奏章,也指秘密的奏章。“默与鬼神期”意为私下与鬼神商议对策。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朝政的关注以及对处理政事的谨慎态度。
全诗通过描写诗人对皇帝的钦慕、对圣贤的怀念、对国事的关心以及对待政事的慎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诗人忠诚正直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