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疏榆转汉津,泠泠风露湿衣巾。
壶觞岂解延嘉客,泉石偏能留去人。
楼鼓声中频问夜,珠玑唾处尽成春。
请看走马长安道,何处风吹不是尘。
成化癸卯夏提学侍御娄君
历历疏榆转汉津,泠泠风露湿衣巾。
壶觞岂解延嘉客,泉石偏能留去人。
楼鼓声中频问夜,珠玑唾处尽成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友情和离别的感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历历疏榆转汉津”:这句诗描述了夏日的景象。疏榆是指稀疏的榆树,转汉津则是指榆树的影子映照在汉江上,形成了美丽的画面。这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将榆树和汉津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景致。
“泠泠风露湿衣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炎热的感受。泠泠风露是指清凉的风和湿润的露水,湿衣巾则是指诗人感到衣服被风露打湿。这里通过对风露和衣物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夏日炎热的无奈和感受。
“壶觞岂解延嘉客,泉石偏能留去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伤。壶觞是指盛酒的器具,这里暗示了诗人以酒会友的情景;嘉客则是指尊贵的客人;泉石指自然景观,这里则表示诗人渴望与友人共游山水。而偏能留去人则是指自然景观更能留住离去的人,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伤。
“楼鼓声中频问夜,珠玑唾处尽成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楼鼓声中频问夜意味着诗人在夜晚听到楼鼓声时,总会忍不住去询问夜晚的事情;珠玑唾处尽成春则是指当诗人把珍珠般的话语吐出来时,就仿佛春天已经到来。这里通过楼鼓声和珍珠般的话语,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请看走马长安道,何处风吹不是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请看走马长安道则是指诗人在长安路上骑马行走,观察着周围的变化;何处风吹不是尘则是指无论是风吹过的任何地方,都留下了尘埃的痕迹。这里通过对长安道和尘土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他对世间万物的观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