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砂山南,亲葬砂山北。
砂山多白云,觥佛见颜色。
云去有时归,亲去不复得。
落日倚南楼,血泪满胸臆。

【注释】

砂山:指苏州城西的虎丘山。赵氏:指赵明诚(1086—约1154)。

觥(gōng)佛:指佛龛中的佛像。颜色:神情、容貌。

时:时常,不时。

复:又。

倚:靠。

臆:胸中。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是作者妻子王凝之死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她深切的怀念之情。

首句“家住沙山南”,交代了诗人的籍贯,即今苏州市西郊虎丘区,因虎丘有虎丘山而得名。次句“亲葬沙山北”,则点出了死者与自己的关系。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概括了全诗的内容。

三、四句是全诗的重点。“砂山多白云,觥佛见颜色。”这里,“砂”和“山”同音,所以“砂山”也就是“西山”。“白云”指佛教的云游僧人。“觥佛”,即佛像。“颜色”指神情容貌。这里说:“砂山上多白云,佛像也能看到你的神情容貌。”这是诗人想象妻子在世时的情态。“云去有时归,亲去不复得。”这句的意思是说:人世间的云总是时时变幻,而亲人却不能经常相见,因此只有那白云可以时时陪伴着你。

五、六句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妻子的哀思,“落日倚南楼,血泪满胸臆。”这里,“南楼”指苏州城南的虎丘寺内的佛塔,又称“虎阜塔”。

【译文】

我家住在西山的南边,妻子安葬在西山的北边。

西山上多白云,我常常能看见你的面容神态。

白云随风而去,有时回来,可我的亲人却永远不能回来!

夕阳下我站在高楼倚栏远眺,泪水沾湿了我的衣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