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亦何甚,空山一钓台。
幽人瑶瑟至,稚子石门开。
白发照秋水,青天落夜杯。
近云常五色,或恐汉麻来。
东皋隐居为子与尊人赋
避世亦何甚,空山一钓台。
幽人瑶瑟至,稚子石门开。
白发照秋水,青天落夜杯。
近云常五色,或恐汉麻来。
注释
- 东皋隐居:指在东边的山坞中隐居生活。
- 避世亦何甚:意为隐居生活也无伤大雅。
- 空山一钓台:在空旷的山中设置钓鱼台。
- 幽人瑶瑟至:形容隐居者弹奏瑶瑟的情景。
- 稚子石门开:描绘孩子在石头门边玩耍的场景。
- 白发照秋水:比喻年老如秋水一般清澈。
- 青天落夜杯:形容夜晚天空的颜色如同杯子一样。
- 近云常五色:描述天空经常有五种颜色。
- 或恐汉麻来:指可能带来汉代的丝织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隐居生活向往和赞美的作品。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和谐的理想世界。
诗的开头两句“避世亦何甚,空山一钓台”表达了隐居生活虽简单,却能让人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的愿望。诗人用“空山一钓台”来象征这种隐居的生活方式,既显示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这两句诗简洁而深刻,传达出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价值观。
“幽人瑶瑟至,稚子石门开”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一位悠然自得的幽居之人弹奏着瑶瑟,而天真的孩子在门前嬉戏。这里的“瑶瑟”象征着高雅和宁静,而孩子的活泼则增添了生活的生气。这一部分不仅展示了隐居生活中的美好时光,也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白发照秋水,青天落夜杯”进一步丰富了这幅画。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但在这里它被比作秋水般清澈;青天则像夜中的酒杯,明亮而深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悟。
最后两句“近云常五色,或恐汉麻来”则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云彩常常呈现出五种颜色,这或许暗示了一种未知的神秘力量或者即将到来的变化。而“汉麻来”则可能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待,也可能是对过往历史的怀念。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也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