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天风听暮笳,南归尚醉故园花。
尺书在袖逢江雁,万里扬帆似汉槎。
帐下谈经余首蓿,湖中对客半兼葭。
钱塘岁岁春堪卧,莫忆渔竿返玉华。
【注释】
明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冒明府,指冒襄。
天风:指秋风。马鞭在手听笳声:指冒襄被贬杭州时的情景。
南归:指冒襄被贬后欲回归故里。醉:酒饮过量。
丈书:书信。江雁:泛指信使,即书信。汉槎:指传说中的汉代木筏,泛指南方。
首蓿:指野菜。
对客:与客人对弈或饮酒。
兼葭:指水草。
岁岁:每年。春堪卧:形容杭州西湖风景如画,气候温暖宜人,是理想的休闲之处。玉华:地名,今浙江杭州附近。
【赏析】
这首诗写于清初,诗人冒襄因得罪权贵而被贬到杭州。诗中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前途的期望,同时也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景和宜人的气候。
第一句“匹马天风听暮笳”,描绘了诗人骑马在秋风中听笳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二句“南归尚醉故园花”,则表达了他虽然被贬但内心仍然渴望回归故土的情感。第三句“尺书在袖逢江雁”,暗示了诗人被贬的原因,可能与他的政治立场或行为有关。
第四句“万里扬帆似汉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希望像传说中的汉代木筏一样,能够到达一个理想的远方。第五句“帐下谈经余首蓿”,则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与朋友交流学术的情景,也表达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第六句“湖中对客半兼葭”,则描绘了诗人与湖中客人对弈或饮酒的情景,展现了他的雅兴和闲适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钱塘岁岁春堪卧,莫忆渔竿返玉华”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他希望自己能在钱塘过上宁静的生活,不必过于怀念故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