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此日眺中原,台上空惊夜色繁。
人在千峰明月表,天垂列宿紫微尊。
秋衣薜荔真君计,早岁渔樵亦主恩。
即拟寻仙向五岳,烽烟犹自滞江门。

拱极台

高台此日眺中原,台上空惊夜色繁。

人在千峰明月表,天垂列宿紫微尊。

秋衣薜荔真君计,早岁渔樵亦主恩。

即拟寻仙向五岳,烽烟犹自滞江门。

注释:

  • 拱极台:指帝王的居所,比喻高处,这里指皇宫。
  • 此日:这一天。
  • 眺中原:眺望中原大地。
  • 台上:站在高处。
  • 空惊:感到惊奇。
  • 夜色繁:夜晚的景象丰富而繁密。
  • 明月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 天垂列宿:天空中的星星排列成各种形状。
  • 紫微尊:紫色的云朵像尊贵的人一样排列。
  • 秋衣薜荔(bì lì):薜荔是一种植物,秋天的叶子可以用来做衣服。
  • 真君计:真的用计策。
  • 主恩:给予恩惠。
  • 五岳:中国的五大名山,通常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和南岳衡山。
  • 即拟寻仙向五岳:打算寻找仙人去五岳。
  • 烽烟犹自滞江门:烽火仍然滞留在长江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诗篇。首联“高台此日眺中原,台上空惊夜色繁。”通过站在高处看到辽阔的中原平原,感受到了夜色的丰富和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期待。颔联“人在千峰明月表,天垂列宿紫微尊。”则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看到的景色,千峰万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而天上的星辰仿佛也在为诗人喝彩。颈联“秋衣薜荔真君计,早岁渔樵亦主恩。”通过提到使用植物作为衣物的计谋,以及渔民和樵夫也能得到皇帝的恩惠,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情况的观察和思考。尾联“即拟寻仙向五岳,烽烟犹自滞江门。”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仙人到五岳寻求长生不老的愿望,但战争的烽火却仍然留在了长江边,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平安宁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