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来有意问沧波,晓起柴门抚旧柯。
孤楫中流杨子暮,白云西去秣陵多。
双龙一别各风雨,五斗相逢今薜萝。
寄语湖边垂钓者,好寻虾菜待君过。
待元美不至二首
书来有意问沧波,晓起柴门抚旧柯。
孤楫中流杨子暮,白云西去秣陵多。
双龙一别各风雨,五斗相逢今薜萝。
寄语湖边垂钓者,好寻虾菜待君过。
注释:
沧波:沧海,大海。
抚:抚摸。
杨子暮:扬雄曾作过扬州刺史,所以这里说“扬子暮”。
秣陵:南京古称,此处借指金陵。
双龙:这里以孙权、刘备并称,暗寓两人的遭遇。
五斗: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与友人共食一瓢饭。
湖边垂钓者:用姜尚钓鱼渭水之滨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的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书来有意问沧波”,诗人收到朋友的信后,便怀着满腔的关切和思念之情,向大海发问。这里的“沧波”既指大海,又暗寓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意。
次句“晓起柴门抚旧柯”,诗人清晨起床,推开柴门,看到门前的树已经长出新的枝叶,于是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柴门”既是诗人自己的家,又暗喻着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如同这柴门一样深厚而持久。
第三句“孤楫中流杨子暮”,诗人想象着自己的小船在江中行驶,夕阳西下的景象。这里的“杨子暮”既是指扬州,又暗示着诗人与朋友分别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四句“白云西去秣陵多”,诗人想象着自己站在高高的山上,看着白云从西边飘去。这里的“秣陵”既是南京古称,也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地。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深怀念之情。
第五句“双龙一别各风雨”,诗人想象着孙权、刘备两位英雄人物,在乱世中各自奋斗,经历风风雨雨。这里的“双龙一别”既指两人离别的情景,又暗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第六句“五斗相逢今薜萝”,诗人想象着自己与友人重逢时,发现彼此都已经变得苍老不堪。这里的“五斗相逢”既是指两人曾经一起度过的艰难岁月,也暗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寄语湖边垂钓者,好寻虾菜待君过”,诗人希望湖边的垂钓者能够找到虾和菜等食物,等待朋友的到来。这里的“湖边垂钓者”既指的是诗人自己,又暗示着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季节、景物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受到其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