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行吟落日边,高秋萧索倍凄然。
芜城旧识参军赋,玉树空传帝者篇。
隋苑云残杨柳色,邗江夜断荻芦烟。
可怜白舫青蓑者,尚有渔歌似昔年。

湖上行吟落日边,高秋萧索倍凄然。

芜城旧识参军赋,玉树空传帝者篇。

隋苑云残杨柳色,邗江夜断荻芦烟。

可怜白舫青蓑者,尚有渔歌似昔年。

解析:

  1. 湖上行吟落日边,高秋萧索倍凄然。
  • “湖上”和“行吟”表明了诗人正在水面之上行走,进行即兴的诗歌创作。
  • “落日边”描绘了夕阳西下,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忧伤的色彩。
  • “高秋萧索倍凄然”表达了在深秋时节,万物凋零,给人带来的凄凉感,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
  1. 芜城旧识参军赋,玉树空传帝者篇。
  • “芜城”指代古代的扬州城,这里可能是指扬州的一个旧地或名胜。
  • “参军赋”和“帝者篇”暗示了诗人对古时文人作品的怀念,可能是受到前人影响的作品。
  • 通过提到“玉树”,诗人联想到了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他的诗句往往被后人传颂。
  1. 隋苑云残杨柳色,邗江夜断荻芦烟。
  • “隋苑”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隋炀帝的行宫所在之地,也称为“杨州”。
  • “云残杨柳色”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云彩散去后,杨柳重新吐露生机。
  • “邗江夜断荻芦烟”则展现了夜晚时分,江面上荻草和芦苇的烟雾景象,给人以宁静而神秘的美感。
  1. 可怜白舫青蓑者,尚有渔歌似昔年。
  • “白舫”指的是白色的小船,“青蓑者”可能是指穿着青色斗笠的人,即渔民。
  • “渔歌”指的是渔民唱的歌,这些歌声是他们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产物。
  • “似昔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尽管现在物是人非,但仍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扬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意象,如“落日边”、“高秋萧索倍凄然”等,营造出一种深沉、哀伤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的引用,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让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