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落日照中原,匹马凌风出蓟门。
赤羽频年荒稼穑,苍生何处问鸡豚。
七闽雨雪王程急,百粤楼船帝使尊。
长孺不妨仍矫诏,宽租曾识汉庭恩。
《送张肖甫奉命督租闽粤二首其一》是明朝文学家宗臣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作者对一位受命前往福建和广东两地监督租税的官员的关切和祝愿。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和分析:
- 第一句:“高天落日照中原,匹马凌风出蓟门。”
- 释义:在高远的天空下,太阳照耀着中原大地,诗人骑着马,勇往直前地离开了蓟门。
- 关键词:高天、落日、中原、蓟门、马、凌风
- 高天:表示天空非常高远,有广阔的视野。
- 落日: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寓意着新的开始。
-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特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蓟门:古代长城北端的重要关口之一,这里指代京城北京。
- 马、凌风:形容诗人骑马时的英姿勃发,不畏艰难。
- 赏析:这句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动作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即将踏上征程的祝福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英勇、豪迈的气概。
- 第二句:“赤羽频年荒稼穑,苍生何处问鸡豚。”
- 释义:几年来,由于连年的战乱,农田荒芜,百姓生活困苦,甚至连饲养家禽的老母鸡都难以找到。
- 关键词:赤羽、频年、荒稼穑、苍生、鸡豚
- 赤羽:赤色羽毛,这里比喻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 频年:连续多年,形容时间长久。
- 荒稼穑:指农田荒芜,庄稼无法生长。
- 苍生:普通百姓,泛指所有民众。
- 鸡豚:古时用以祭祀或宴请宾客的食物,这里借指老百姓的生活。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连年战祸给百姓带来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民生疾苦的深切忧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第三四句:“七闽雨雪王程急,百粤楼船帝使尊。”
- 释义:七闽(今福建省)正遭受着连绵不绝的雨雪天气,使得官员们的行程变得极为紧迫;同时,百粤(今广东省)则迎来了皇帝派来的使者和楼船。
- 关键词:七闽、雨雪、王程、百粤、楼船
- 七闽、百粤:分别指福建省和广东省,这两个地区在当时都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 雨雪:形容天气恶劣,不利于出行。
- 王程:帝王的行程,指官员们奉旨出行的情况。
- 楼船:古代一种大型的水上交通工具,这里用来比喻皇帝派来的使者和楼船。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七闽和百粤两地不同的气候和交通状况的描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些地方的关注以及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关注。
《送张肖甫奉命督租闽粤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明朝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从而更加珍惜和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