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十日醉不醒,华阳一别天冥冥。
眼底烟云失万象,向来风雨迷千灵。
扪萝到处坐石壁,走马忽然开翠屏。
江国美人去已远,谁与玩此芳草青。
【注释】
既别子与忆之:已经分别了。
华阳十日醉不醒,华阳:即华阳洞,在今四川灌县西北,有仙人居处。
天冥冥:天色暗淡不明。
眼底烟云失万象,眼底:眼中所见。万象:宇宙间的各种事物。
向来风雨迷千灵:指前此的风雨,使许多生灵迷失方向。
扪萝到处坐石壁,扪萝:攀爬树木,寻找道路。
走马忽然开翠屏:忽然间,像骏马一样驰骋,打开了翠绿的帷幕。
江国美人去已远,谁与玩此芳草青:江上美丽的美人离去了,谁能和我一起欣赏这青青芳草。
【赏析】
《题张司户碧山寺壁》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春天游览成都附近的华阳县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景物描写和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后孤独生活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自己孤寂落寞的心情。全诗意境清幽,情感深沉,语言流畅,风格清新。
首联“既别子与忆之”是说已经与你分别了,并且常常思念着你啊。“子”指友人。“既别”,就是“已经分别”。
颔联“华阳十日醉不醒,华阳一别天冥冥。”意思是说,我来到华阳洞,住了十天,喝得酩酊大醉,连天地都看不清楚了。“冥冥”,指天空昏暗不明。“华阳十日”,是指作者在华阳洞住了十天。“冥冥”,指天空昏暗不明。“华阳一别”,是指作者与朋友在华阳洞分别。“天冥冥”,形容天地昏暗,比喻作者心情忧郁。
颈联“眼底烟云失万象,向来风雨迷千灵。”意思是说,眼前的景象如同烟雾弥漫,失去了一切景象;过去那些风雨交加的日子,使得许多生灵迷失了方向。“眼底烟云”,是说眼前景象模糊不清,如同烟雾笼罩一般。“失万象”,是说失去了所有的形象和景象。“迷千灵”,是指那些生灵在风雨中迷失了方向。“千灵”,这里指众多生灵。
尾联“扪萝到处坐石壁,走马忽然开翠屏。”意思是说,沿着藤蔓到处攀登,坐在岩石的上面;忽然之间骑马驰骋,打开了那片绿色的屏障。“扪萝”,意思是说顺着藤蔓爬上去,“萝”是一种植物。“石壁”,是山崖上的石头。“翠屏”,是绿色的屏障。“走马”,指骑马奔驰。“翠屏”,绿色屏风。“忽然”,突然地,表示动作迅速、突然。“玩”,玩赏。“芳草青”,指青翠的草地。“谁与”,是谁和。“共”,一起。“谁与玩”,是谁和我一同玩赏呢?“芳草青”,指的是茂盛的芳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华阳洞中游览的情景,表达了他与朋友分别后孤独寂寞的心情。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深沉,充满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