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君守南服,伊予还旧矶。
沉浮既异势,音告乖以违。
袖中有尺素,迟彼双鸿飞。
双鸿不可见,叹息沾裳衣。
思子忽若渴,望子忽若饥。
岂以负薪累,甘贻伐木讥。
中心谅无他,愿君察其微。
【解析】
1.《赠施司封三首》是一首七言绝句,共三首。第一二两首为一组,第三首与前两句为一组。
2.“昔君守南服,伊予还旧矶”一句,诗人在表达一种归隐之意,表达了自己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愿望。
3.“沉浮既异势,音告乖以违”一句,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意,同时暗含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之情。
4.“袖中有尺素,迟彼双鸿飞”一句,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意,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施司封的思念之情。
5.“双鸿不可见,叹息沾裳衣”一句,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意,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施司封的思念之情。
6.“思子忽若渴,望子忽若饥”一句,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意,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施司封的思念之情。
7.“岂以负薪累,甘贻伐木讥”一句,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意,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施司封的思念之情。
8.“中心谅无他,愿君察其微”一句,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意,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施司封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昔日君王镇守南方疆域,我回到家乡隐居旧地。我们的命运不同,音信往来已不相合。你袖中藏着一封书信,但那鸿雁却难以飞回。鸿雁无法相见,只能让我感叹着湿透了衣裳。想起你忽然像口渴一样,盼望你却又像饥饿一样。怎能因为背负柴薪而受指责,甘受伐木者的非议呢?心中谅不会有其他的想法,希望您能了解我的一片心意。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冬。当时杜甫因受牵连被贬到华州同谷县,寄居友人施舍的破旧房屋。此诗写诗人对施司封的思念和对朝廷的不满。
首联:“昔君守南服,伊予还旧矶。”这两句的意思是:当年你镇守南方疆土,我回到了家乡隐居旧地。
颔联:“沉浮既异势,音告乖以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的命运不同,音信往来已不相合。
颈联:“袖中有尺素,迟彼双鸿飞。”这两句的意思是:你袖中藏着一封书信,但那鸿雁却难以飞回。鸿雁无法相见,只能让我感叹着湿透了衣裳。
尾联:“思子忽若渴,望子忽若饥。”这两句的意思是:想起你忽然像口渴一样,盼望你却又像饥饿一样。
尾联:“岂以负薪累,甘贻伐木讥。”这两句的意思是:怎能因为背负柴薪而受指责,甘受伐木者的非议呢?
这首诗运用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施司封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回忆往昔与施司封的交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