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云垂天胡草肥,胡儿牧马向金徽。
赤城刀斗日夜急,黄沙羽檄纵横飞。
汉皇立下明光诏,将军起披金铁衣。
熊罴百万夜出塞,骠骑寻常朝解围。
捷音一日走千里,试问三军归未归。
《秋塞曲》为明代诗人宗臣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塞云低垂,胡草肥美,胡儿牧马,金徽闪烁。赤城刀斗,日夜不息,黄沙羽檄,纵横飞驰。汉皇诏令,将军披甲,熊罴百万,夜出塞外。骠骑解围,捷报千里,三军归心。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和豪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
塞云垂天胡草肥,胡儿牧马向金徽。
- 塞云:边疆的天空,暗示着边关的荒凉和寂寞。
- 胡草肥:形容草原上的草地生长茂盛,为边地提供食物资源。
- 胡儿:指居住在边境地区的人们,即所谓的“胡人”。
- 牧马:边地人民放牧马匹,以维持生计。
- 向金徽:马匹配戴的金色马饰,象征着地位和荣耀。
赤城刀斗日夜急,黄沙羽檄纵横飞。
- 赤城:古地名,此处代指边关。
- 刀斗:战争中的武器,这里指战争的紧张和激烈。
- 日夜急:战事频繁,紧迫异常。
- 黄沙:沙漠,这里指边疆地带。
- 羽檄:古代传递军情的文书,这里象征战争信息的快速传播。
- 纵横飞:文书四处飞扬,反映了战况的紧急。
汉皇立下明光诏,将军起披金铁衣。
- 汉皇:指汉朝皇帝或汉朝时期的皇帝。
- 明光诏:光明正大的诏令或命令。
- 将军:指边防将领。
- 披金铁衣:穿上金制和铁制制成的铠甲。
- 这里象征着将领们为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
熊罴百万夜出塞,骠骑寻常朝解围。
- 熊罴百万:比喻勇猛的军队,数量庞大。
- 骠骑:汉代名将霍去病的字,这里借指边防将领。
- 朝解围:在早晨成功解除围困。
捷音一日走千里,试问三军归未归。
- 捷音:好消息或胜利的消息。
- 三军:军队的统称,泛指所有战斗人员。
- 归未归:询问是否回归,表达对未来的期望与忧虑。
赏析:
此诗通过对边塞景色、战事生活及人物形象的刻画,生动再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无畏与豪迈情怀。诗中“赤城刀斗”与“黄沙羽檄”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激昂的战争氛围;“汉皇诏令”与“将军披甲”则展示了朝廷对边疆的重视与关怀;而“熊罴百万夜出塞”与“骠骑寻常朝解围”则展现了边防将士的勇猛与智慧。此外,诗末的疑问“试问三军归未归”也引发了读者对战争后果与和平价值的思考。全诗情感饱满,气势磅礴,是一首富有史诗色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