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其兰佩三十秋,华发萧然卧沧洲。
晴云常护钓者石,明月买断长江流。
白露泠泠下梧楸,美人不来生我愁。
一曲樵歌起天末,白云摇落万山头。

诗句释义:

  1. “期黄山人不至”:“期”意为希望,“黄山人”指诗人所向往的人,“不至”表示未能实现其愿望。整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之人的期盼和等待。
  2. “思其兰佩三十秋”:“思”是怀念、思念,“兰佩”代指文人雅士的装束(古代文人常以兰草为饰物),“三十秋”意指岁月已过三秋,即三十年。整句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3. “华发萧然卧沧洲”:“华发”指头发花白,“萧然”形容心情凄凉,“沧洲”指水边、湖边的小洲或沙洲。整句描述了诗人因年老体衰而卧于沧洲之上,流露出一种孤独和落寞的情感。
  4. “晴云常护钓者石”:“晴云”指晴朗的白云,“钓者石”指的是钓鱼用的石头。整句比喻诗人如同白云般守护着钓鱼石,象征着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自得。
  5. “明月买断长江流”:“明月”指明亮的月亮,“买断”在这里是夸张的说法,形容月光将大江全部淹没。整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月夜江景画,月亮的光芒仿佛买下了江水的流动。
  6. “白露泠泠下梧楸”:“白露”指秋天的露水,“泠泠”形容露水落下的声音,“梧楸”指梧桐树。整句描述的是秋日清晨,露水从梧桐树上滴落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7. “美人不来生我愁”:“美人”指的是远方的爱人,“不来”表示爱人没有出现,“生我愁”即由之产生忧愁。整句反映了诗人因爱人未归而产生的深切忧愁。
  8. “一曲樵歌起天末”:“樵歌”是指打柴人在山间唱的歌,“天末”指天际。整句描绘了樵夫歌声传遍天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9. “白云摇落万山头”:“白云”指飘浮的白云,“摇落”意味着飘落,“万山头”指山峰的最高处或山顶。整句形容白云随风飘荡落在山巅,形成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观图。

译文:
期待黄山上的隐士,不要归来;
思念他的兰色佩带,已经过了三十春秋;
满头白发,独自卧在沧洲之上;
晴朗的白云常常守护着钓鱼石;
明亮的月光买断了长江的流向;
早晨的露水滴滴答答从梧桐树上掉下来,
相思之情让人心生忧愁;
樵夫的歌声传遍天际;
白云飘飘落在万山之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和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人运用了许多自然意象,如云、月、露水等,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其中,“晴云常护钓者石”、“明月买断长江流”等句子,通过夸张和想象,赋予了自然景色以生命和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古代山水诗的优秀代表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